春游粤东二五:东莞林则徐销烟池旧址

标签:
玉虚古庙义律鸦片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镇杂谈 |
分类: 赣琼两广 |
东莞林则徐销烟池旧址位于虎门镇镇口村。这里是全国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门楼如同炮台,上有李鹏题写的:林则徐销烟池旧址。


《虎门销烟》陈列是鸦片战争博物馆的基本陈列。

清中期象牙彩绘人物扇

清中期檀香木雕方形首饰盒、清中期檀香木雕人物名片盒

清中期象牙镂空人物花鸟纹卡片蓝

清代象牙首饰盒

清中期檀香木雕人物扇

清中期描金人物扇

纺织图



各种鸦片烟具

清代外销画



1882年7月29日 Scientific American刊载的鸦片生产。《科学美国人》(英文原名:Scientific American,缩写:Sci Am)是美国的一本科普杂志,始于1845年8月28日,起先是每周出版,后改为每月出版;它为美国历史最长的、一直连续出版的杂志,也是著名的《科学》(Science)的姊妹刊。

进入纪念馆正门,迎面处屹立着一座粉红色的“抗英群雕”,那一个个抚炮擎戟、横刀欲跃的英雄形象,令人顿觉雄风扑面,豪气陡增。
清朝销毁鸦片的普遍方式是“烟土拌桐油焚毁”,但剩余烟膏会渗入土中,被人掘起利用吸食,于是林则徐创新采用“盐卤与石灰浸化法”,彻底毁掉鸦片。在海滩上的销烟池放入盐卤,烟土切瓣放入池中浸泡,加入石灰,涨潮时海水涌入就会沸腾,彻底化掉鸦片,退潮时化掉的烟土水从珠江冲进大海。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会督文武大员在虎门镇口海滩上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当众销毁鸦片237万斤,在世界禁毒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当年的大炮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五年悲壮的流放生活,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会督文武大员在虎门镇口海滩上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当众销毁鸦片237万斤,在世界禁毒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当年的大炮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五年悲壮的流放生活,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

1957年,鸦片战争博物馆始建,建馆初期馆名为“林则徐纪念馆”。由杨鸿勋设计的虎门炮台造型的陈列大楼1989年建成。
清道光十五年佛山铸造的铁炮,2010年底本地出土。

《虎门销烟》陈列是鸦片战争博物馆的基本陈列。

清中期象牙彩绘人物扇

清中期檀香木雕方形首饰盒、清中期檀香木雕人物名片盒

清中期象牙镂空人物花鸟纹卡片蓝

清代象牙首饰盒

清中期檀香木雕人物扇

清中期描金人物扇

纺织图


1685年,康熙帝开放海禁,允许广州、厦门、宁波、云台山(连云港)对外通商。1757年,乾隆帝下令封闭江浙闽三关,限定外商在广州一口通商。

清中期描金彩绘针线盒

清中期鎏金人物故事漆盒

广彩十三行石坊瓶

清代青龙寿字双面绣旗

清中期广彩英舰图行碗

1895年彩绘民俗人物纹瓷碟

清乾隆广彩徽章纹瓷盘

道光二十四年典卖田契


清中期描金彩绘针线盒

清中期鎏金人物故事漆盒

广彩十三行石坊瓶

清代青龙寿字双面绣旗

清中期广彩英舰图行碗

1895年彩绘民俗人物纹瓷碟

清乾隆广彩徽章纹瓷盘

道光二十四年典卖田契

清代外销画
鸦片运输船侧面构造

各种鸦片烟具

清代外销画



1882年7月29日 Scientific American刊载的鸦片生产。《科学美国人》(英文原名:Scientific American,缩写:Sci Am)是美国的一本科普杂志,始于1845年8月28日,起先是每周出版,后改为每月出版;它为美国历史最长的、一直连续出版的杂志,也是著名的《科学》(Science)的姊妹刊。
义律(Charles
Elliot,1801—1875年),英国近代殖民官员。道光十四年(1834年)随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来华从事鸦片走私。他阻挠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唆使英国鸦片商贩拒绝交出鸦片,进而怂恿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向议会提出对中国实施武力。道光二十年(1840年)一月,义律被任命为副全权代表,率军在广东海面发起挑衅,掀起鸦片战争。在与清廷钦差大臣琦善谈判时,义律软硬兼施,公布了所谓的“穿鼻草约”,并炮轰广州城,逼使琦善同意签订《广州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