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粤东十:潮安龙湖古寨·中

标签:
高阳第韩江西溪天后宫林氏宗祠进士第杂谈 |
分类: 赣琼两广 |
龙湖古寨林氏宗祠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清代及民国九年(1921)重修中、后座;民国二十八年(1937)被地方政府征用为华南公司堆放大米,民国三十二年(1941)南华公司迁出,1952年,祠址由市尾大队创办小学,1992年小学迁出,2003年由龙湖古寨管委会直接管理。

又一处进士第,灯笼上挂着云梦县正堂,还有一个大的林字。说明这家主人中了进士后,曾做官为云梦县的知县。

这样的门窗就是过去的小店铺。


又一家宅院

可惜里面有地方坍塌了。

龙湖直街快到尽头,就是天后宫,一株大榕树下,庙前是麒麟照壁。这株三人合围大榕树,据说有几百年历史,因此树身有枯萎蛀烂的现象。奇特的是在树的底部长出新的粗跟,像盘龙一样把旧树身盘住,继续长出茂盛而常绿的树叶。


大约因为新修复,里面相对空荡荡的。

又一处进士第,灯笼上挂着云梦县正堂,还有一个大的林字。说明这家主人中了进士后,曾做官为云梦县的知县。

这样的门窗就是过去的小店铺。


又一家宅院

可惜里面有地方坍塌了。

龙湖直街快到尽头,就是天后宫,一株大榕树下,庙前是麒麟照壁。这株三人合围大榕树,据说有几百年历史,因此树身有枯萎蛀烂的现象。奇特的是在树的底部长出新的粗跟,像盘龙一样把旧树身盘住,继续长出茂盛而常绿的树叶。

据了解,龙湖天后宫是潮州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龙湖寨天后宫原建于明代,位于现址斜对面的“蟹地”,因清代时龙湖巨富黄作雨为其母建墓于“蟹地”,故捐地迁于今址。

大门是石构建筑,对联:地植古榕参天秀,壁绘麒麟世泽长。上面嵌的“天后宫”有乾隆五十五年的字样,至今234年。由许氏信女捐款的。

上图绘画:水漫金山,手法看好像是清代的。下图四幅花鸟图,应该是现代作品。


大门是石构建筑,对联:地植古榕参天秀,壁绘麒麟世泽长。上面嵌的“天后宫”有乾隆五十五年的字样,至今234年。由许氏信女捐款的。

上图绘画:水漫金山,手法看好像是清代的。下图四幅花鸟图,应该是现代作品。

这边的上幅童子图成了三幅,由乙未年重彩的字样。

龙湖古寨水陆交通便利,对它后来成为繁荣的商埠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创乡之初,龙湖寨恰处于韩江的出海口,古时陆路交通不便,大宗货物运输多通过水运,由于龙湖具备水陆的特殊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为历史上潮州的物资集散地之一。

清代五口通商后,汕头港兴起,这里的海运口岸的功能逐步退化。龙湖寨逐渐成为内陆镇。


天后宫的门神不是神荼郁垒或秦叔宝和尉迟恭,而是拈花女,这好像是见过的唯一。

后排的老房子,人去楼空。

龙湖古寨的南门,我们从头走到了尾。


龙湖古寨水陆交通便利,对它后来成为繁荣的商埠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创乡之初,龙湖寨恰处于韩江的出海口,古时陆路交通不便,大宗货物运输多通过水运,由于龙湖具备水陆的特殊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为历史上潮州的物资集散地之一。

清代五口通商后,汕头港兴起,这里的海运口岸的功能逐步退化。龙湖寨逐渐成为内陆镇。


天后宫的门神不是神荼郁垒或秦叔宝和尉迟恭,而是拈花女,这好像是见过的唯一。

后排的老房子,人去楼空。

龙湖古寨的南门,我们从头走到了尾。

龙湖书院建于明代。(亦名龙韩社书院),为纪念先贤韩公昌黎而立。筹建于明初,于明嘉靖年间,由刘布政子兴,成太卿子学,邑绅夏力庸等创建,做东向西,砖墙红瓦,龙尖角,仿王宫建的古建筑物。时代变迁,现在这里是潮安第三中学了。
前一篇:春游粤东九:潮安龙湖古寨·上
后一篇:春游粤东十一:潮安龙湖古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