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天·福州光明港·东段

标签:
浦东乐水远洋之声凤浦堂凤洋将军庙古刹流芳杂谈 |
分类: 闽都十邑 |
光明港是市中心最长的内河。前三年的提升改造工程,光明港公园有了“河口听潮”“曲桥风荷”“龙舟竞渡”“湖光柳影”“都市乐活”“凤坂问水”“浦东乐水”“远东戏水”“古刹流芳”“古渡欢歌”等十大景观。其中七大景观在北岸,三大景观在南岸。


远洋之声激情广场

前面是福光路桥

凤浦堂,陈定波故居。这是个新修的故居,原住宅应该都成了园林地。陈定波出生于1925年,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州解放前牺牲的最后一位中共地下党员。1949年8月初,他在前往闽浙赣边区纵队闽中支队所在地汇报工作时,遭国民党保安团袭击,不幸被捕。1949年8月17日清晨,他在闽侯禄家村英勇就义,年仅24岁。

2015年,陈氏老宅被列入征迁范围。2017年,陈定波故居被整体迁建到光明港公园内,成为陈定波革命烈士纪念馆。故居的匾是游德馨题。

凤洋将军庙相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凤洋林氏族谱已有图载。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1990年重修。庙为砖木石结构,面向东南,临闽江。
金将军,姓金名伯通,琉球国唐营人,善拳击,选任琉球国世子尚元的家将。世子继位后,遣使向嘉靖皇帝朝贡,金伯通以将军头衔负责护航。嘉靖四十一年金将军又一次以护航使节至闽江口,遇暴风雨,不幸落水身亡,遗体漂流至远洋村江滨,乡人观其随身腰牌,始知为琉球国金姓将军,于是上表朝廷,朝廷封金伯通为“安东候”。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建庙奉祀,称“金将军庙”,于清光绪元年(1875)重建。


据《明史·琉球传》记载,1372年,琉球中山王察度向明朝朝贡。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为方便贡使往来,赐闽中舟工三十六姓。这些移民到达琉球后,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岛上建立了久米村,并定居于此。闽人三十六姓多为航海家、学者或其他拥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在琉球负责航海、造船、外交文书的编写、翻译、对华贸易等事务,因此在琉球社会中地位较高。




前一篇:兔年春天·福州光明港·西段
后一篇:兔年春天·中国古代吉祥文物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