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2024-02-06 06:38:17)
标签:

宝炉

石构建筑

肥梁胖柱

国保单位

旅游

杂谈

分类: 八闽大地
顺昌宝山多年前来过,当地朋友安排就再来一回。还有顺昌一中的张校长作陪和导游,也是待遇非同一般呢。宝山位于顺昌县境内西北部大干、元坑两镇交界处,其主体山峰石宝峰海拔1304米,是顺昌县第二高峰。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车行半山腰,我们拾阶而上。已经来过的地方,就没有那么多的惊奇了。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喘气了几回,就上了峰顶处的山坡。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宝山寺又名宝灵庵、宝山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明万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重修由元代建的大殿和清代重建的山门、前殿、厢房、凉亭等建筑组成。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山门残破,感觉黑乎乎的,很有历史感。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古旧的建筑,感觉这寺庙如同在数百年前。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寺庙收的菜蔬。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我们先到庙里的食堂简单来一下素餐,然后才开始参观。人多就是要服从指挥。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对我来说,再来宝山,关键是看这个大殿,属于国保单位,是国内少见的有明确纪年的元代石仿木构殿堂建筑。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宝炉,全砂岩石结构,古拙质朴。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宝炉上的对联一幅独具特色:纳九州贡,化万民愆。其意思为:纳全国的贡,化解芸芸众生的罪过,口气之大是在全国民间寺庙中,惟宝山寺绝为仅见。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八字开的大门,很有架势,有官威。比如去过不少的府衙、县衙都是八字门。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寺庙的前殿、厢房等是清代重修。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梁上有国泰民安的字样。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这样的木雕,不知道是否是近年新补。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置换下来的石构件,堆了一地。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该殿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为全仿木石构建筑。其梁柱用料粗巨,契合早期建筑肥梁胖柱审美特征,石构件仿木程序极高,雕刻精美,风格独特,有极高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重游这里,也觉得有新收获。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护栏底下的石基,还是须弥座装饰。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大殿侧的灵猴塑像,成了重点文物,这回来看不到了,据说已经放在县博物馆保存。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宝山寺大殿所有的构件的造型、做法,都和木构建筑一样,斗拱、雀替,榫头、卯眼、翼形拱、月梁,以及屋顶的石椽条和石瓦片,石构件全是仿照木构建筑的样式制成。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大殿当心间有4根中间鼓两头收、丰满肥硕的大石柱,称梭形金柱。与柱子上厚实硕大的梁,形成“肥梁胖柱”的风格特征,契合了唐、宋时期以胖为美的审美情趣,元朝之前的大式木构建筑都有这一显著特点。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在屋顶上方中央的随脊檩下刻着:“维大元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岁七月二十八乙未良日己卯时募众鼎建上祝”铭文,明确记录了这座大殿的鼎建年代。此外在石柱梁枋、檩条乳袱、搭牵、椽条、石瓦等表皮,都刻有文字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在翼形拱、斗及梁枋上雕饰古朴的装饰图案、石柱础上肥硕的8瓣覆莲,以及香炉上古朴的蛇头龙、神像、麒麟、梅花鹿、人面龟、狮子戏球等吉祥物图案。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在大殿正中神龛上,供奉三位主祀神。分别是龚志道、刘志达、杨志远,他们是唐代福州雪峰寺高僧义存的3位弟子,俗称三济祖师或三佛祖师,大殿次间两侧的二十四诸天塑像,左右次间神龛分别是文殊和普贤。左梢间为观世音殿,右梢间是地藏王殿。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堂项上当心间佛龛上方额枋正面刻着“当今皇帝万岁”6个繁体阴包阳框边楷书大字。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大殿的大门石柱础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石条透光窗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侧殿。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离开大殿,去逛逛其他。
国庆节顺昌三日之:宝山·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