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约金秋103·淮阳弦歌台

标签:
周游列国陈国孔门十贤道冠古今七台八景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说到淮阳的风景名胜人文遗迹,有“七台八景”之说。今天广泛认同的淮阳七台是指:五谷台、画卦台、读书台、梳洗台、弦歌台、紫荆台和望鲁台。其中,淮阳弦歌台现在是国保单位,位于城西的南坛湖中。
广场东亭内竖《弦歌台碑记》碑而广场西亭内竖《弦歌广场记》碑。
孔子共来陈国讲学三次,最长的一次是三年。陈人为纪念孔子对淮阳传播文化知识的重大贡献,在湖中建弦歌台纪念。孔子在卧床病危时说:"怎么跟我在陈蔡被困的学生们都不在我跟前啊!"说明他对陈蔡绝粮是至死不忘的。


孔子三千门徒,来自五湖四海,鲁齐陈蔡宋卫吴楚秦,各国人都有。门徒身份也是五花八门,既有南宫敬叔和司马牛这样的贵族,也有颜回、公皙哀这样的贫民。古陈国就有四位孔门弟子,即颛孙师、巫马施、公良孺、陈亢。

照壁背面,是论语节录。


照壁背面,是论语节录。

边墙有一石碑 “谒弦歌台”。
孔门十贤分别是德行优越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优越的宰我、子贡;政事优越的冉有、季路;文学优越的子游、子夏。


东西配殿


配殿内,孔子教学群像

弦歌书院建筑群为四合院式,主体建筑为面阔五间的两层藏书楼。



东西配殿


配殿内,孔子教学群像

弦歌书院建筑群为四合院式,主体建筑为面阔五间的两层藏书楼。

公元489年,孔子63岁。这一年,吴国大举攻陈,楚国帮助陈进行反攻。楚国的军队由楚昭王亲自率领着,驻扎在陈国东北部的城父(现安徽亳县),阻截了吴国的进攻。陈国陷于混乱状态,孔子师徒无法再在陈国呆下去,便起意到楚国去发展。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

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从《孔子历史地图集》书内“孔子周游列国图”标注的线路图来看,孔老夫子当时周游的,有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说起来不算少,但大多是春秋时期的蕞尔小国。楚算是大国,但孔子只到了楚国的边境。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过。

孔子的一生是为理想奔波的一生。他出生时,正值周王室衰微,天下纷争,礼崩乐坏。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讲学授徒,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到了晚年,更是接连遭受丧偶丧子丧徒的沉重打击,现实也与政治理想越发背离。在生命的最后,他坦然面对了死亡。但是,圣人不灭,精神不息。孔子和他代表的儒家文化,已经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


后一篇:豫约金秋104·淮阳太昊陵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