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2024-03-10 06:52:51)
标签:

汝河

济民桥

东关石桥

无影塔

国保碑

杂谈

分类: 鄂豫齐鲁
早饭后,先到高铁驻马店西站送别两位湖南伙伴,我们来到汝南县城,先参观国保悟颖塔。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悟颖塔,相传冬至正午无塔影,故称无影塔;相传为唐代和尚悟颖所建,故又称“悟颖塔”。塔面南而建,呈六角形,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约二十余米。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1984年,修葺悟颖塔时,在第八层中间发现一块石刻志铭,上刻有“隆庆元年崇藩施财重建宝塔”字样。自塔之建筑结构分析之,本塔应建于北宋中、早期,为豫南地区现存最古之砖塔。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塔身下为单层须弥座,束腰部分用横柱分隔,横柱间的砖面上,雕有山羊一对,童子两个,还有莲花、牡丹、腊梅、桂子等花卉图案及盆景。在须弥座上,设五铺作斗拱,斗拱上有撩檐枋台数室,塔檐下砖砌仿木结构的五铺作出的双抄斗拱。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塔身第一层南壁有圆券门,北壁有砖刻四抹球纹格扇门,其余四壁则有砖刻球纹格眼之方形假窗及破子棂假窗,造型优美,玲珑秀丽。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塔檐下为仿木结构之斗栱装饰,各层塔壁或嵌砌佛像雕砖,或辟设圭门、壸门、圆券门。翼角下为砖雕双瓣之老角梁头,衬以砖雕飞檐、瓦件,形似飞鸟展翼。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塔身自第一层以上宽度渐小,高度亦均匀递减,塔之轮廓呈现抛物线形。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塔前的国保碑。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县城的莲花广场,成了市民公园。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汝南的另一处国保是汝宁石桥,它横跨在汝河之上,是一座大型明代石桥,原名“济民桥”。因为位于汝宁大街东端,故又称“汝宁东关石桥”。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桥面上深深的凹痕,这是历史的印记。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汝宁石桥横跨在汝河之上,为五孔实腹联拱石桥,中孔跨径约7.8米,边孔跨径各约7.4米,桥长约55米,宽7.3米,高约12米,整座桥面均用长条青石砌筑。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石桥的栏板用上下两块青石板拼成,栏板的雕刻以动物、花卉为主,其他纹饰作陪衬。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两侧有望柱二十六根,望柱上面各雕刻有桃形状柱头和石狮子柱头。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汝宁石桥原为木桥,汛期常遭水毁,断绝交通。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改建石桥,称济民桥,后毁。明隆庆三年(1569年),重建为五孔青石拱桥,年久,又毁。明崇祯六年(1633年),重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兵部侍郎杨文岳为阻止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汝宁府,将桥面拆毁。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清顺治八年(1651年),再修,后又毁。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四川省文县县令汝南人孙敬斋任满回乡,捐白银1200两,并组织绅商民众捐募白银2500两,重建此桥。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1952年、1964年,人民政府对此桥两次进行全面修葺,至今完好,并可通行汽车。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石桥桥身构造从侧面可分桥栿石、仰天石、桥面石三层,为青条石漫砌。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桥墩的分水尖上有分水兽。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汝河,发源于河南省泌阳县五峰山,流经遂平县、汝南县、平舆县、正阳县、新蔡县班台与小洪河汇流入大洪河。汝南县,汉朝为汝南国(诸侯封国),唐宋为蔡州,欧阳修曾当过蔡州知府。金朝时候为金国皇帝的行宫,金朝灭亡的时候皇帝也自杀在此处(当地有龙亭遗存),元朝治水截断了汝水,此处水患大减,成富庶安宁之地,故称汝宁府。
豫约金秋100·汝南悟颖塔·汝宁石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