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约金秋69·洛阳洛阳西工兵营·第一拖拉机公司

标签:
旅游洛阳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洛阳西工兵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我们来到这里,发现保留的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四周已经被高楼围了。

洛阳西工兵营是洛阳近代史上风云变幻的历史见证。从1914年至1948年解放,这里交替上演着一幕幕鲜活的历史剧,西工区的得名也与这座兵营密切相关。洛阳西工兵营现存建筑位于洛阳市中州中路401号院内,主要有南北大厅、东西厢房、高级住宅、惜阴书室,其中南北大厅和东西厢房共同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附属建筑有阅兵台和老吴桥。

洛阳西工兵营始建于1914年,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调集了石家庄等地建筑商来洛阳兴建新式兵营。由于工地距离老城西2.5公里处,时人称为“西工地”,后简称“西工”。这也是今天西工区名称的由来。当时兵营占地4000亩,建营房5000间。


回到市中心的隋唐洛阳城,这里是隋唐时期的帝都 ,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五代、北宋相继沿用长达530余年。隋唐洛阳城是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唐高宗称其“中兹宇宙,均朝宗于万国”,是当时世界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广场北面,是武则天塔和明堂天堂景区,我们没有入内参观。

这边是应天门遗址。应天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是隋唐洛阳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历经隋、唐、五代、北宋等多个时期,存世530多年,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有‘天下第一门’之称。


洛阳西工兵营是洛阳近代史上风云变幻的历史见证。从1914年至1948年解放,这里交替上演着一幕幕鲜活的历史剧,西工区的得名也与这座兵营密切相关。洛阳西工兵营现存建筑位于洛阳市中州中路401号院内,主要有南北大厅、东西厢房、高级住宅、惜阴书室,其中南北大厅和东西厢房共同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附属建筑有阅兵台和老吴桥。

洛阳西工兵营始建于1914年,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调集了石家庄等地建筑商来洛阳兴建新式兵营。由于工地距离老城西2.5公里处,时人称为“西工地”,后简称“西工”。这也是今天西工区名称的由来。当时兵营占地4000亩,建营房5000间。

1920年9月,直系军阀吴佩孚战胜皖系军阀段祺瑞后,率军进驻洛阳西工兵营,对兵营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1927年,冯玉祥的革命军收复洛阳,对西工兵营进行了修缮,改名为“新柳营”。1930年,蒋介石派中央军进驻洛阳西工兵营。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南京国民政府迁至洛阳,定洛阳为行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华北,蒋介石派程潜为抗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就设在洛阳西工兵营的司令部。


吴佩孚司令部旧址为一个封闭式的四合院,中央是一个四方形的天井小院,北面第二大厅(即北大厅)为厅堂,其地势比南大厅略高,北大厅是吴佩孚的会议厅,北大厅的门廊中间地面用水泥刻画的“寿”字图案,系为蒋介石五十寿辰所作。


该馆展览分为“力挽狂澜、民族希望”“中流砥柱、抗战中坚”“勇往直前、挺进豫西”“正义必胜、走向复兴”四个部分。馆内通过展出一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照片、文物,集中反映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以及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河南人民抗日军六个支队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展开全民族抗战,建立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壮阔进程。
西工兵营司令部布局严谨,古朴典雅,与传统形式的四合院近似。室内地平和周壁均镶木板,整个兵营无一幢楼房

第一拖拉机厂,座落在河南省洛阳市建设路的工业区。一拖是中国机械工业、农机工业的长子,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建的“一五六”重点项目之一。


第一拖拉机厂,座落在河南省洛阳市建设路的工业区。一拖是中国机械工业、农机工业的长子,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建的“一五六”重点项目之一。

当初一拖落地洛阳,还得到主席的亲自批示。从国防的角度考虑,洛阳地处中原内地,四周是山地,利于战备;另一个原因从全国工业布局来考虑,各个地区工业要均衡发展。1953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举全国之力,从上海、长春等地抽调专家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杨立功等“垦荒者”开始筹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如今已经改制的一拖,无法入内参观。只能在大门口看看。大门口嵌有奠基纪念碑。


如今已经改制的一拖,无法入内参观。只能在大门口看看。大门口嵌有奠基纪念碑。

一拖制造了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压路机、第一台军用越野载重汽车,55年共向社会提供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和车辆等产品350多万台。经过五十五年的发展,中国一拖已成为以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车辆及零部件为主要业务的大型综合性机械制造企业集团;拥有的“东方红”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累计为社会提供大中小型拖拉机、工程机械、动力机械等产品350多万台


如今,这里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苏联援建的洛阳涧西苏式建筑群,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而此前的2011年5月,这些苏式建筑群所在的街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全国十大名街中唯一入选的工业遗产街。

回到市中心的隋唐洛阳城,这里是隋唐时期的帝都 ,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五代、北宋相继沿用长达530余年。隋唐洛阳城是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唐高宗称其“中兹宇宙,均朝宗于万国”,是当时世界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广场北面,是武则天塔和明堂天堂景区,我们没有入内参观。

这边是应天门遗址。应天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是隋唐洛阳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历经隋、唐、五代、北宋等多个时期,存世530多年,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有‘天下第一门’之称。

前一篇:豫约金秋68·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
后一篇:豫约金秋70·洛阳周公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