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2022-04-19 09:32:30)
标签:

虎口崖

鹰嘴山

老炮眼

团结洞

太行天河

杂谈

分类: 鄂豫齐鲁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林州红旗渠的两半山,从崖壁上留下的敲打痕迹,似乎可以看到修渠民工当时的坚定与沉稳。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行走在不足两米宽的渠墙上,向前看不见头,向后看不尾,抬头是陡立的峭壁,俯首是数丈高的悬崖。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前方就是团结洞。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介绍:地处林县最南部的临淇公社属于红旗渠非受益地区,为了修建红旗渠这个大局,临淇公社的民工舍小家为大家,承担起凿通团结洞的任务。该隧洞长26米、高5米、宽6.3米。临淇公社民工不怕挫折、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团结之花结出了“团结洞”之果实。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老炮眼,老炮也叫烧炮,因这里的岩石属于石英砂岩,石质非常坚硬,锤子砸下去也只有一个小白点,修渠民工就决定在这里放老炮,他们先找准炮眼位置,打成了直径为1米多,纵深10米余的老炮眼,再装上炸药1000余公斤进行爆破,就这样半座山应声倒下,也就有了在修渠过程中'一炮崩开半架山的故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崖壁塑像,太行回声。铁锤叮当,钢钎铿锵,打破了太行山亿万年的寂寞;炮声隆隆,无坚不摧,撕裂了干渴的旧山川。林县人民以渠线为弦,以炮声为鼓,用铁锤钢钎弹奏了一曲重整山河的英雄交响乐章,时代的强音在太行群峰间回响。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有条索道可以到山顶,我们路过。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太行影像: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修渠工地上10年间持续不断地克服了许许多多难于想象的、人们认为不可能克服的困难,缔造了红旗渠这样伟大的水利工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鹰嘴崖是红旗渠通过的一段崖壁,书有“鹰嘴山”3字。举目仰视,上突下出的山崖酷似1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南岸。这里是当年修建红旗渠时,民工腰系绳索,凌空除险的地段。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太行天河,清华大学教授朱畅中所书。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山上的一条路,我们没有去探访。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一线天,长50余米,宽只有0.4米,仅容一人单身独行,遇到体壮身宽者尚需侧身吸肚才能通过。一线天旁是凌云亭,我们没有往上行。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虎口崖,崖高百丈,山崖向外突出十余米,像老虎张开的大口。修渠时,山崖上时有松动石头掉下来砸人,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队员,像雄鹰展翅在空中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人们称这叫虎口拔牙,于是此山崖被称为“虎口崖”。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渠边,彭真同志所提的“山魂”两字,是对林县人民的褒扬和敬仰。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神工铺,这是建渠民工住过的山崖,在那艰苦的年代,数万修渠民工云集工地,没有住房,就夜宿山崖,顶风雪,战酷暑,毫无怨言。后人称他们住过的崖檐为神工铺。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来到青年洞前,可以看到李先念同志题的“山碑”。1990年林县举行纪念红旗渠通水25周年庆典,李先念主席题写片名为中央电视台和农业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视专题片题。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青年洞洞口,有1996年江泽民题写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和郭沫若题写的“青年洞”。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青年洞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它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 介绍说红旗渠青年洞总长616米,高5米,宽6.2米,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再往前的观光道没有开放,我们从这里下山。一渠清水,滋润人心、造福一方。红旗渠改变了林州人的生活,也改写着林州的历史。红旗渠精神,更是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