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约金秋34·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下)

标签:
虎口崖鹰嘴山老炮眼团结洞太行天河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前方就是团结洞。

介绍:地处林县最南部的临淇公社属于红旗渠非受益地区,为了修建红旗渠这个大局,临淇公社的民工舍小家为大家,承担起凿通团结洞的任务。该隧洞长26米、高5米、宽6.3米。临淇公社民工不怕挫折、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团结之花结出了“团结洞”之果实。



老炮眼,老炮也叫烧炮,因这里的岩石属于石英砂岩,石质非常坚硬,锤子砸下去也只有一个小白点,修渠民工就决定在这里放老炮,他们先找准炮眼位置,打成了直径为1米多,纵深10米余的老炮眼,再装上炸药1000余公斤进行爆破,就这样半座山应声倒下,也就有了在修渠过程中'一炮崩开半架山的故事'。

崖壁塑像,太行回声。铁锤叮当,钢钎铿锵,打破了太行山亿万年的寂寞;炮声隆隆,无坚不摧,撕裂了干渴的旧山川。林县人民以渠线为弦,以炮声为鼓,用铁锤钢钎弹奏了一曲重整山河的英雄交响乐章,时代的强音在太行群峰间回响。


有条索道可以到山顶,我们路过。

太行影像: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修渠工地上10年间持续不断地克服了许许多多难于想象的、人们认为不可能克服的困难,缔造了红旗渠这样伟大的水利工程。


鹰嘴崖是红旗渠通过的一段崖壁,书有“鹰嘴山”3字。举目仰视,上突下出的山崖酷似1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南岸。这里是当年修建红旗渠时,民工腰系绳索,凌空除险的地段。



太行天河,清华大学教授朱畅中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