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廉州国保单位凸鬼岭仿汉屋舍作保护棚穹窿形杂谈 |
分类: 赣琼两广 |
合浦是原廉州府治所在地,现在沦为一个北海市下属县,地位低了一大截。作为明清时期广东“十府一州”之一,廉州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置,1912年废。走入县城老街道,不大而拥挤,感觉像八十年代。
惠爱桥为东西走向,为三铰拱人字架结构,拱脚支撑在两岸石砌的榄核形桥墩幄上,桥墩旁还设有砖砌弧拱式泄水孔,桥全部为木质结构。其桥梁结构和设计独具匠心,在广西属首创,在全国也属罕。

桥头这边的老房子,很有南国特色。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


桥头这边的老房子,很有南国特色。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

清宣统元年(1909年)廉州绅商募款重修,宣统
3年(1911年)落成现桥。据说桥为当地泥水工匠出身的蒋邑雍设计并承包施工。

桥的这端,一样的骑楼,通往外面的大街。

作为廉州府城,这座桥当年应该是交通要道。桥上用的木料是来自印尼坤甸产的硬木,质坚而耐腐。

桥的这端,一样的骑楼,通往外面的大街。

作为廉州府城,这座桥当年应该是交通要道。桥上用的木料是来自印尼坤甸产的硬木,质坚而耐腐。
合浦的汉代墓葬群位于廉州镇东南郊望牛岭、风门岭、宝塔山和东北郊堂排一带,大部分保存有高大的土堆,自70年代以来,已发掘400余座。位于合浦汉代博物馆内的两座汉墓,就是其中的代表。
凸鬼岭,位于合浦县城南约2公里处,是一座低矮的土坡。合(浦)乾(江)公路自北向南从岭的东侧经过。西与吴屋岭相望,东和望牛岭相连,北为一片比较开阔的稻田,南有许多高低不等的土丘,使这里的地势形成土坡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汉代墓葬绝大多数葬于这些低矮的土坡中,是合浦县汉墓群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
墓葬由主室、甬道、南北耳室和斜坡墓道构成。顶部为穹窿形。


从秦置象郡,合浦属象郡北部,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设合浦郡、合浦县,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派伏波将军马援等征交趾这些重大事件,先后均汇集大军于合浦,还可见合浦又是秦汉时岭南的一个军事重镇和要地。




从秦置象郡,合浦属象郡北部,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设合浦郡、合浦县,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派伏波将军马援等征交趾这些重大事件,先后均汇集大军于合浦,还可见合浦又是秦汉时岭南的一个军事重镇和要地。

二号汉墓是合浦汉墓挖掘考古中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墓葬,为夫妇双人墓、考古编号为“凸鬼岭”M8号,发掘时间是1999年4月7日,断代为东汉初年。该墓葬拟按原状予以修复,地面以上则修建仿汉屋舍作保护棚。

进入二号汉墓陈列室,除感受到墓室结构之严整精致之外,还会被其等级严格、男女有别的规格所吸引。按照男尊女卑的观念,墓室也是按男左女右排列,男墓室比女墓室宽大,更明显的是,男墓室的墓道长11米,而女墓室的墓道只有9米。




前一篇:环游八桂37·钦州冯子材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