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太原赵卿墓蟠螭纹镬鼎车马坑侯马盟书刖人守囿车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1988年5月,在太原金胜村发掘的一座迄今保存最好,获得资料最为丰富的大型春秋晚期墓葬和一座大型车马坑,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的重要收获。墓主人使用三重漆棺,四周殉人四个。共获得各类随葬品3134件,其中青铜器2100多件,包括青铜礼器148件,代表死者身份等级的两组七个青铜列鼎。
蟠螭纹镬鼎

辅首牛头螭纹蹄足升鼎
上:环耳提梁炭盘
下: 炭耙
上:夔龙纹莲盖方壶
下:夔凤纹四耳鉴
春秋
太原赵卿墓出土
虎头提梁匜
春秋
太原赵卿墓出土
夔凤纹甗
春秋
太原赵卿墓出土
蟠螭纹镬鼎
春秋
太原赵卿墓出土

辅首牛头螭纹蹄足升鼎
太原金胜村发掘的大型春秋晚期墓葬,是晋墓葬中发现最大的一座,也是我国已发现的七鼎墓中资料最完整的一座。车马坑轩辆种类齐全,保存完好,兵车呈双列排列,在国内亦属罕见,它的发现,为研究晋及三家分晋前后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侯马盟书

春秋末年,晋国公室衰微,位列晋国六卿之一的赵家,为立于不败之地,决定“北进”,营建一座自己的军事大本营——晋阳城,也就是现在太原城的前身。不久以后,韩、魏、赵三家分晋,形成战国七雄之韩魏赵三国。在战国时代,赵国称雄几近二百年,其最初的根基,正是赵鞅打下的。

从1988年赵卿大墓作为当年最为重大的全国考古发现至今30余年,车马坑历时五年修复,确保车马坑以最原始本真的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片土地的腥风血雨,晋阳城的沧海桑田,全都深深埋藏在这座大墓之中,凝聚于车马坑中,那凌厉的线条,嶙峋的残骸背后。
侯马盟书
春秋
侯马晋国遗址出土
侯马盟书
春秋
侯马晋国遗址出土
侯马盟书,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前489)
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为1965年-1966年于中国山西省侯马市秦村出土的玉片文物,数量共有5000余片。侯马盟书是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之一,也是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十大国宝之一。

蒜头扁壶

汉
西周
曲沃县出土
西周
春秋
春秋
闻喜县出土
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十大国宝之一。这件器物既不是礼、乐、燕享的器皿,又非实用品,而是专供艺术欣赏的工艺美术品。这件精巧的青铜厢式六轮车,车身通高9.1厘米,长13.7厘米,宽11.3厘米,一个成年人的手掌可以轻松地将它托起。车箱四角有四只回首左顾右盼的熊罴,两侧中部卧伏一对小虎,车箱帮上还装饰有两对振翅欲飞的小鸟。共有六个车轮,前有两只卧伏的虎,抱着四个小车轮,后为一对大轮子。经过修复后,这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青铜器,全车可活动的部位竟多达15处。

邾季簠

邾季簠
水陆攻占纹鉴
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