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2021-09-19 06:53:42)
标签:

皇恩垒锡

体和堂

常秉儒

辋川别墅

常麟书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走出“石芸轩书院”大门,来到庄园的明清一条街,发现我们游览了大半天还只有参观了街面北的一半不到,在我们这后面从东向西依次为还有养和堂、体和堂、广和堂、贵和堂等建筑,而且所有这些地方还只仅是常家庄园历史上的五分之一,可见常家庄园当时的规模是多么巨大。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匾额为进士第的养和堂,是“北常”十个老堂之一,“进士第”是由本堂学子常麟书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会试中进士后立。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养和堂的前院石栏、石影壁、石半亭,顿生进入“石室”的感觉,连正院的夹牌楼花墙,也是石刻的。石柱和半亭石壁上的字,都出自本堂主人常麟书和他父亲——著名书法家常立屏之手。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养和堂前院有石雕影壁:“三星在户”,影壁是用整块青石雕制而成。主图石刻“福、禄、寿”三星,脚踏祥云、神态安祥、笑容可掬。福星持如意居中;禄星捧鹿茸居右;寿星一手捧寿桃、一手执龙头拐杖居左。龙杖上端系吉祥葫芦,开口处有五只蝙蝠鱼贯飞舞,寓义“五福捧寿”。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半壁石亭是常家的家训展示的石亭,石亭里一幅石刻借用了北宋贤士张思叔的《座右铭》为常氏家族立下的家训,用以教育常家后世子孙要按照家训注意一言一行,律己修身,以忠信为本,从善如流。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鹿鸣图” “鹿鹤图”。楹联:“芝兰气味松筠操,龙马精神海鹤姿。”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养和堂堂主常麟书是晚清时期山西儒学大家和教育家,少年已有神童之称,从十八岁开始,参加秀才、举人的县试、乡试皆名列第一。他一生著作有五十六部之多。楹联为:“书中有书尽看书不如无书,礼外无理唯守礼是为有礼”。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养和堂”前院,中有二道门和左右花墙,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养和堂”前院,中有二道门和左右花墙, 前花墙左右分别是: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后花墙左右分别是:儒为席上珍,士为国之宝。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正厅匾:“书百忍”。正厅楹联:“乐无事日有喜,饮且食寿而康”来自清朝刘墉。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书百忍的典故,来自唐朝。麟德二年(665年),唐高宗率文武百官登泰山封禅,归途经寿张访贤,时张公艺已88岁高龄。高宗问张公艺长寿与治家之道,公艺书写一百个“忍”字,并介绍内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一楼的梅兰竹菊四副窗雕,很别致。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登楼观景。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二楼上的内部结构。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与养和堂相邻的是可园。可园是客房院,面积虽然不大,但其间牡丹、芍药、玫瑰、月季等名花其芭林林总总、遍布园中,加之马兰等四时花草、奇松、石榴等树木。客人寄居于此,每逢春暖花开之时,总会给人以别样的享受,真可谓鸟语花香、万紫千红。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可园过来就是名声赫赫的儒商巨子常秉儒的宅院“体和堂”和“体和堂客院”。体和堂客院大门匾:“辋川别墅”。 辋川别墅的楹联为:“烟云清处霞飞万里浮淑气,晓晖秀壁锦铺千树吹紫烟”,来自清代王文治。别墅内有影壁:“鹿鸣图”(座山影壁),外侧楹联是:“仿圣贤行为方能滋品,读儒雅文集足可养心。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大门上的门神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辋川别墅(客房院)夹牌楼门匾:“缉熙”。砖雕花墙一幅为石榴树与喜鹊的图案,寓意着“多子多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另一幅为牡丹凤鸟画,那是花开富贵。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体和堂正厅悬挂的匾额是:“壶德昌后”。匾额是因为常秉儒经常仗义疏财,赈济灾民,因此有乡里亲友百余人联名赠送此匾。楹联为:“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来自常旭春。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回到明清街,南侧有“鹤舞”照壁,“鹤舞”照壁的楹联是:“遵温公家范君戴俗训,从文正超行朱子格言。”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体和堂大门匾:“文魁”。这是体和堂堂子常憬于咸丰年间受朝廷恩旨赐举人身份后立匾,他也是常家弟子考取的众多举人中的第一位。大门楹联:“落叶无端悲壮士,真茶远寄自潜夫”。来自清代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砖雕影壁:“载德”。影壁精美的雕刻令人赞叹。 它用夔龙草龙图案刻画了古代的香堂,两条龙头栩栩如生。影壁两侧对联:“三坟五典却是日常家用,四书六经原本济世文章”。三坟五典,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书,早已失传。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体和堂二门抱厦联为:“细雨有声弹席帽,清风无碍入纱窗”。清华士奎书写。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体和堂与隔壁的广和堂格局一样,都是两楼对峙,中间“里五外五夹牌楼”的一院两进式,这两处院子和相临的贵和堂一样,都完整地保留清代彩绘艺术的精品。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夹牌门楼木雕非常精致繁复,门楼两侧的砖雕花墙一如既往的别致。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体和堂正楼楹联是:“玉树瑶林照春室,物华天宝借余光”。由清代常家十四世常旭春书写。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精美的圆窗,少见。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体和堂正楼,二层砖木结构,精美的木雕、砖雕,琳琅满目。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二楼内部,雕梁画栋。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西侧的广和堂大门匾额是:“皇恩垒锡”。广和堂大门两边同样挂着两个红灯笼增色,这是就清和堂的分堂,堂主是常秉猷,是常万达的长门长孙。当年常秉猷赴福建开辟茶源,担任武夷山分号的主要代表,诰赠四品朝议大夫,儿子常锦赠四品中宪大夫,常佑赠从四品盐运史运同,孙子立贤赠从三品武翼都尉,也可谓皇恩垒锡。楹联是:“凤凰宝镜日有喜,丙本神钩君高德”。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进门后漂亮的木雕。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二院的内宅门也是非常值得观看的,门上精雕细刻的仿木层层斗拱,内宅们两边的石鼓、门当保存完好、门楼两旁的花墙也是精雕细琢。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正面花墙门楹联为:“爱鸟多种树疏密为鸟国,惜子常读书精义是子家”。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背面为文字花墙:汉有赋,唐有诗,宋词元曲皆学问;善为田,德为种,淳播厚获乃家传。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广和堂”,是常家庄园内清和堂的分堂,堂主是常秉猷。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楹联为:“露气竹窗静泼墨临摩诘,秋光月夜深街拓咏少陵”,来自清代的张照。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一楼的花窗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秋游晋北之八八: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广和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