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2021-08-27 06:17:39)
标签:

佛教净土宗

唐代石碑

八思巴文圣旨碑

昙鸾

善导

杂谈

分类: 京津晋蒙
玄中寺位于交城县西北十公里的石壁山上,始创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建成于承明元年(476年)。因层峦叠嶂,山形如壁,曾经改名“石壁寺”。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从北魏到隋唐,玄中寺先后驻锡过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三大祖师,弥陀净土信仰从士人阶层迅速向中国民间流传,进而开宗立派,并远播朝鲜、日本,玄中古寺成为继庐山东林寺之后,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又一个祖庭。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停车场在下,一段坡路上来,见到山门。国保碑在牌楼的一角。据寺内所存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32年)《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铭记载,“时大魏第六王孝文帝延兴二年(公元472年),石壁峪昙鸾祖师初建寺,至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寺方成就”。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玄中寺的原存建筑,除建于明历三十三年(1605年)的天王殿和明代的牌楼门外,其余都已毁弃。现存者均为清代或新中国成立后重建。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走进玄中寺,在中抽线上由南到北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殿和千佛殿等殿堂,从低到高,错落有致,与山势融为一体。天王殿为单檐歇山式。两边的钟鼓楼如同炮楼,是清代顺治年间建的卷棚顶阁楼建筑 。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原建筑保存不多,古代石刻倒是容易留下。这是墙上的元代题刻。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天王殿正门不开,后面是韦陀殿。玄中寺的天王殿也就是山门殿,是寺中现存不多的古代建筑。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里面的天王塑像是明代的。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寺内历代碑碣48通,是玄中寺最可参观的看点。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小碑亭。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东边是元代至顺三年(1332年)重刻的唐元和八年(813年)建立的《唐石壁禅寺甘露义坛碑》,尚书司封员外郎赐绯鱼袋李逢吉撰文,记载玄中寺佛教圣地创建甘露戒坛始末及“甘露”降临之瑞应。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西边是唐代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建立的《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碑》,字体刚劲秀丽,为唐代女书法家、太原参军房嶙之妻渤海高氏所书,碑中记载了唐太宗与玄中寺的往来,这是道绰任住持时玄中寺盛况的历史记录。此碑是金泰和四年(1204年)依唐碑拓重刻。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大雄宝殿悬山顶,面阔五间,绿琉璃瓦剪边,前有廊,殿钟悬挂左侧,有楹联云:昙祖初开基业道祖宏化善祖大成历北魏隋唐代有高僧承祖业,净宗首树山风律宗中兴禅宗后继遍东瀛韩越时多大德振宗风。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正中供奉着阿弥陀佛木刻立像,庄严凝重,慈祥肃穆。阿弥陀佛是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被认为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西方净土”。殿内释迦牟尼佛端坐中央,为成道相。像用缅甸玉雕造,高1.1米,于1994年请奉玄中寺。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净土宗三位祖师昙鸾(476一542年),道绰(562—645年)、善导(613—681年)先后在此住锡、研修,开创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中国佛教净土宗,声名远播。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通往中院的石阶旁的西面碑山刻赵朴初题的“大谷莹润显彰之碑”,大谷莹润是日本高僧,曾任日本净土真宗 大谷派宗长。1953年至1965年,大谷莹润长老顶着压力先后四次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日本死难的中国劳工遗骨送还中国。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七佛殿旁,有历代碑刻石,闭门谢客。这里有北魏、北齐和隋朝的造像碑,唐朝的戒坛碑、寺庄山林四至碑、石壁寺铁弥勒像颂碑。此外,还有宋、元、明、清的碑刻数十座。其中有一块罕见的八思巴文圣旨碑,刻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正面是八思巴文,阴面是汉字正书。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祖师殿,正中佛龛内供奉中国佛教净土宗三位祖师的铜像。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殿内壁画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少见的是,有周总理和赵朴初的形象。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地藏殿壁画应该也是近年所绘,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经典内容绘制。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在玄中寺建成后的1500余年中,中国历史上曾有两位皇帝亲至于此,一位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位是金章宗完颜璟。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山林中的玄中寺。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而得名。该宗倡导简易的念佛法门,故又有“念佛宗”之称。昙鸾首倡难行道与易行道之说,突出弥陀他力本愿,称名念佛与观想念佛并重,为后世净土宗的发展与普及奠定了理论基础。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一般认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唐代的善导,他系统阐述了念佛理论,较完备地组织了净土宗的宗义与行仪,将称名念佛作为净土宗的根本法门确立下来,净土宗作为一个佛教宗派开始形成。由于净土信仰教义简单,法门易行,因而很快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玄中寺塔院,历代高僧大德的长眠之处。

秋游晋北之七一:交城·玄中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