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保单位初凉胜地文殊菩萨二十四诸天万藏楼 |
分类: 京津晋蒙 |
五台山有许多寺庙,去年山西旅游搞免费活动,但周末景区不免,所以我们先走山下的几座寺庙。台外寺庙除了著名的唐代佛光寺、南禅寺,还有一些列为国保单位的寺庙,我们争取走到。尊胜寺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从五台县城上山朝台,就是经过这里。寺庙外有观音洞。殿外是一座民国时期的仿木砖砌牌楼,三门三楼,“三摩地”,梵语,又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底等,禅定之意。

沿古道东行几步,另座民国砌砖牌楼。上有匾额“清凉初地”四字。

朝台古道从寺庙前经过,为五台山南门道上的巨刹。相传唐代印度僧人佛陀波利在此拜见文殊菩萨,随之建寺。历史够悠久的。

现在看到的寺院是1922年重建的,首先是天王殿。按照介绍,现存寺庙建筑,规模较大,以中轴线排列,一连七进殿宇,左右其它建筑对称,占地面积为三万二千多平方米,计有殿楼房洞二百一十余间。寺宇建筑上的砖雕精细,工艺较高,堪称民国年间寺宇建筑的代表。

两侧的钟鼓楼

天王殿前有一对石狮,还有旗杆。这对石狮,连座高约3米,是五台山形体最大、形态最美的石狮。

天王殿的背面,有1995年“重修尊胜寺铭誌”,天王殿的标志牌也在背面,估计前面作为整座寺庙的山门了。


古代从五台县城上山朝台,就是经过这里。寺庙外有观音洞。殿外是一座民国时期的仿木砖砌牌楼,三门三楼,“三摩地”,梵语,又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底等,禅定之意。

沿古道东行几步,另座民国砌砖牌楼。上有匾额“清凉初地”四字。

朝台古道从寺庙前经过,为五台山南门道上的巨刹。相传唐代印度僧人佛陀波利在此拜见文殊菩萨,随之建寺。历史够悠久的。

现在看到的寺院是1922年重建的,首先是天王殿。按照介绍,现存寺庙建筑,规模较大,以中轴线排列,一连七进殿宇,左右其它建筑对称,占地面积为三万二千多平方米,计有殿楼房洞二百一十余间。寺宇建筑上的砖雕精细,工艺较高,堪称民国年间寺宇建筑的代表。

两侧的钟鼓楼

天王殿前有一对石狮,还有旗杆。这对石狮,连座高约3米,是五台山形体最大、形态最美的石狮。

天王殿的背面,有1995年“重修尊胜寺铭誌”,天王殿的标志牌也在背面,估计前面作为整座寺庙的山门了。

里面的佛像都是新的。二十四诸天通常供奉于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他们的供奉次序是:功德天、辩才天、大梵天王、帝释天、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日天、月天、金刚密迹力士、摩醯首罗天、散脂大将、韦驮天、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摩利支天、娑竭罗龙王、阎魔罗王、紧那罗王、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
最高处尊胜寺塔,又称万藏楼,十二边九层砖塔,民国建筑。

尊胜寺最后一殿就是五方文殊殿,作为五台山的道场,文殊菩萨地位至尊。与诸天殿一样的殿前装饰,极尽豪华。

五方文殊殿系指殿内供有五座台顶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


尊胜寺最后一殿就是五方文殊殿,作为五台山的道场,文殊菩萨地位至尊。与诸天殿一样的殿前装饰,极尽豪华。

五方文殊殿系指殿内供有五座台顶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

五文殊殿后,又是一同砖构建筑。


原来是环塔一圈的的三十三洞天砖券围廊,此天在四王天之上为六欲天的第二层,在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 当中有一天城是帝释的居所。总数是三十三城,所以又叫三十三天。

万藏塔高九层,一到五层中空可登临,平面为十二边形。




原来是环塔一圈的的三十三洞天砖券围廊,此天在四王天之上为六欲天的第二层,在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城, 当中有一天城是帝释的居所。总数是三十三城,所以又叫三十三天。

万藏塔高九层,一到五层中空可登临,平面为十二边形。


一层层,能上都得上。
十二角亭阁。台基也是十二角,上部为重檐攒尖顶,外部围有一圈廊柱,廊柱内起砖壁,砌成殿阁。其建筑样式,外观两层,华丽玲珑,入内却是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