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繁峙鼓楼毗卢殿国保单位金代杂谈 |
分类: 京津晋蒙 |
在繁峙县县城内有座正觉寺,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然到了繁峙境内,索性多走一些路,来此一观。关于繁峙县正觉寺的资料不多。归纳起来是,正觉寺始建年代不详,北宋初称天王院,寺址原在滹沱河南岸杏园村北,明万历年间随县城迁建于今县城中央。


如今的正觉寺,大部分建筑物是2008年重修的,临街建筑是新修复的天王殿,天王殿外有个小广场,两侧有精美的砖雕墙壁,类似影壁。牌楼前的石狮子很是威武。

从东门进,有刹那殿

窗门的木雕,东土佛教的吉祥画像。

中路的大院子,正北是大雄宝殿。

南面天王殿的侧面。

佛教壁画

天王殿背面,正对着大雄宝殿前的香炉。


从东门进,有刹那殿

窗门的木雕,东土佛教的吉祥画像。

中路的大院子,正北是大雄宝殿。

南面天王殿的侧面。

佛教壁画

天王殿背面,正对着大雄宝殿前的香炉。


西路与“刹那”殿相对应的功德堂,里面有金代、明代寺庙的功德碑。



正觉寺最重要的地方,是毗卢殿,原来的大雄宝殿,大殿为金代遗存,建于高0.7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就是它,在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殿内三身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用粗大的内额横跨3间,5间大殿仅用金柱两根,金柱之上用斗拱托巨大雀替, 内额之端用丁袱与山面斗拱相连,四椽袱交札于内额之背;后转角处用垂连柱,用材砍削规整,为金代遗物。


重新装饰后,感觉不到历史的原貌。


介绍说正殿内有明代壁画,这里看不到。



正觉寺沿街部分,显得相当地豪华。
旧时传说:“先有正觉寺,后筑繁峙城。”正觉寺的南面,就正对着高大的城门楼。繁峙鼓楼是县城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原本是文昌阁。

北面不远处的正觉寺

鼓楼南面
前一篇:秋游晋北之一九:五台山外·秘密寺
后一篇:榕城初夏:乌山防空洞·黎明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