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仓前山(四)烟台山历史博物馆

标签:
文化历史杂谈 |
分类: 闽都十邑 |
仓山爱国路2号,这座原美国领事馆。作为烟台山曾经的17个领事馆之中最具代表性的西式建筑之一,它见证了百年烟台山的兴起、繁盛与没落,也随烟台山一同“销声匿迹”在城市更新迭代之中。
多方合力修复之下,以烟台山历史博物馆方式“回归”:J.Forster洋行、美国领事馆、民居,这些百年历史变迁中的时代符号都将浓缩于此。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里的《美国驻中国福州领事馆领事报告(1849—1906)》记载了这座建筑的身世。它最早为J.Forster洋行所有,经营茶叶生意,几经易主后归属怡和洋行,在1891—1928年租借给美国作为领事馆,上世纪50年代被当做民居使用。
这座建筑融合了西方古典主义、巴洛克、殖民地等多种建筑风格。
门前的喷水,展现了不同的艺术观。
入门口的玻璃上,有不少的文字说明。
为了使外廊墙面的历史痕迹得以保留,采用可拆卸大玻璃将建筑墙面进行参观界限分隔,既保证参观视角,又能提升文物观赏性。
室内墙面也采用半新半旧的处理方式,强烈的视觉对比增添了抚今追昔的历史感。
白墙、壁炉、木地板,既有恢复,也有保留。
天花板、立柱,都是那么的欧洲。
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大学“华南女子”的介绍。
作为烟台山博物馆,里面展示了一些当时的影像与器物。还有众多名人故事,孙中山、林森、林徽因等与烟台山颇有渊源的名人,通过多媒体手段,大家都能看到曾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四周布置成优美的环境,很适合拍照。
临江的阳台。
地下层有储藏间,楼上二层没有开放。四周的绿化很宜人。后庭小坐,也是不错的休息。
这样的一座楼,应该说恢复了最辉煌时期的模样了,可惜就是人气还不足。作为烟台山历史博物馆,其展示性还没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