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2021-03-26 06:24:28)
标签:

杜甫

彭聚星

僧瘦梅

助风阁

江上风清

杂谈

分类: 云贵川藏
来云阳,主要是拜谒张飞庙。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位于重庆市云阳县盘石镇龙宝村狮子岩下,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这座古庙从距此往下游32公里的云阳老县城对岸的飞凤山搬迁而来的。张飞庙现存建筑近90%的构件都是老庙拆迁来的材料,她依然保持依山、坐岩、临江的地理特征。张飞庙的搬迁是我国建国以来地面文物搬迁级别最高,搬得最远、影响最大的一项工程。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由于地面还在建设,我们只得从坡上的边门进来,全景就没拍到了,著名的“江上风情”题字就看不到了,那是光绪末年,曾做过国子监学正的云阳籍书法家彭聚星,回云阳养病时题写了“江上风清”这4个遒劲的大字。好在网络上有的是图,借用一张来。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望云轩的屋顶,感觉很像岳阳楼的造型。张飞庙面江背山,依山取势,由一组匠心独运的古建筑群组成,气势宏伟壮丽。主要建筑有正殿、旁殿、结义楼、望云轩、助风阁、杜鹃亭和得月亭等7座。前5个建筑为纪念张飞庙而建,后两个建筑为纪念唐代诗人杜甫在此客居两年而建,是难得的文武合庙。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这样入门,首先到的是最上层,这层有碑刻陈列室、助风阁、偏殿和正殿。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张飞庙还收藏汉唐以来的石刻、木刻、字画600余件及新石器时期以来的其它文物1000余件。尤其是字画碑刻,名家圣手,流派纷呈,各领风骚,不少为国内外所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因而早有“张祠金石,甲于蜀东”的说法。首先看到的就有岳飞书《前后出师表》。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介绍说,出师表是由彭聚星从京师带回拓片,有书法家张仲雅勾勒上石,金石大师何今雨奏刀,历史一年半,于光绪廿九年七月完成,有三绝之称。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成都的武侯祠《前后出师表》,就拓自这里。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这座六角亭楼台,叫助风阁,据传张飞经常显灵,帮助来往的客船顺风吹送三十里。阁内有一口古钟,墙上嵌着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妍媸自别”匾, 这是出自于明代袁宏道所著的《虎丘记》,妍媸指美丑。助风阁内现存的一块宋宣和年间的《宣和陈拟碑》,是张飞庙最早的实物例证。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大殿内的“湛恩汪濊”匾,指恩泽深厚,出自 《文选·司马相如》。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殿内中央为张飞塑像。 据传张飞在阆中被部将范疆,张达暗害后,二人取其首级投奔东吴,行至云阳,闻说吴蜀讲和,便将其首级抛弃江中,为一渔翁捕鱼时打捞上岸,埋葬于飞凤山麓,世人在此立庙纪念,故有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之说。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铜像周围有张飞四个历史时期泥塑,主题分别为鞭打都邮、义释严颜、大战长坂坡及阆中遇难, 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大殿再来个全景。殿内牌匾甚多,就中心的“力扶汉鼎”最引人注目。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大殿下来,是个四合院的构造,中央为“桃园三结义”。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结义楼内,“吾家杰人”匾,来自贵州贵阳的张轓新,可查到他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候补知府,都是张家的。下面署名“筠居士”的竹石画,也是来自彭聚星,他号绿筠庵居士。边上还有一联:波生野渚雁初下,帘卷春风燕复来,由赵飞星书。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结义楼的藻井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两旁的走廊都是各种题词,文章,无法一一拍下。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正对着桃园三结义的是戏台。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层层叠叠中,甚是紧凑。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先出了正门看风景再说。前面有座桥,还有得月亭。据说杜甫在此客居了330天,写下了《拔闷》:“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消愁定几巡……”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高峡平湖的江面。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按正常,应该从这里进庙。国保碑就在台阶上。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回到结义楼,墙上嵌有清代的重建张桓侯庙碑。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这幅石刻竹石图,依然来自筠居士彭聚星。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木刻书屏宋代黄庭坚书的唐代韩伯庸《幽兰赋》,前方摆上两张太师椅,很有气势。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窗外的江水,对岸的云阳新县城,飞速的时代变迁。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乐温山张桓侯庙碑,出自遂宁的金石大师何今雨,住持僧瘦梅监制。说到将张飞庙打造成为“文藻胜地”,功劳最大的就二人,一个是清末曾在京城为官的彭聚星,另一个就是清代住持僧瘦梅。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张飞庙历代的住持僧都喜欢请来此游览的书画名家留下墨宝,而僧瘦梅更甚,凡“遇名流过寺,必乞留题”。彭聚星在任学部主事时,收集了大量的名家字画拓本,告老还乡之后,他与僧瘦梅专程请来当时国内顶尖的金石篆刻名家姚仁寿与何今雨二人,耗时几年才将这些拓本一一篆刻完毕,张飞庙现存的800多幅木刻和石刻,大多数是当时所为。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碑室,还有许多石刻。
八千余年上下古,七十二家文字奇,南林顾槐题。顾嘉蘅之父顾槐,号南林,原题于南阳卧龙岗。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夔门赵飞星、清泉王之春等题字。清泉王之春,今湖南衡南人,先后作为曾国藩、李鸿章和彭玉麟的部属,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历任山西巡抚、安徽巡抚、广西巡抚。曾出访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这应该还是彭聚星的作品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王阳明作品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还是彭聚星作品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水池边的一尊石马,好像比较蒙。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再过来是杜鹃厅,正中立着骨瘦如柴的杜甫塑像。 最上悬挂有他的《杜鹃》诗,此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春在云安(云阳,唐代叫云安)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圣贤和礼仪秩序的思考。“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出门了,一片竹林,暂时遮一下江景。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江边,还在建设中的张飞庙民俗风情街,很快就要开门迎客了。
三峡恩施行(23)云阳·张飞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