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收藏历史杂谈 |
分类: 展览艺术 |
春节期间,福建省博《草原王朝·辽代文物精品展》引人注目。本次共展出珍贵文物12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4件。
辽(907年—1125年),是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强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沟河。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后吸收农耕技术,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分开管理,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至今还是把中国称为契丹。
第一部分“马背上的民族”,通过鸡冠壶、骨鸣镝、云纹鎏金铜马具等文物,展现当时契丹人的历史文化、游牧习俗和政治制度。
龟趺石墓志
黑陶盘口瓜棱瓶
黑陶鸡冠壶
云纹鎏金铜马具(马项饰)
云纹鎏金铜马具
云纹鎏金铜马具
铜执壶
绿釉划花带盖鸡冠壶,是盛酒水用具,常被视为代表契丹国俗的器物。
铜鎏金龙形饰件
木雕狮头螭首
玛瑙骨朵
云纹鎏金铜马具(马后鞧饰)
酱釉提梁鸡冠壶
绿釉凤首瓶
茶叶末釉牛腿瓶
海东青纹鎏金铜饰件
金链玉臂鞲
花口金杯
鎏金高士图银杯
第二部分“绚丽多彩的文明”通过各种具有唐风宋韵、异域风情的瓷器、金银器、衣饰,在展现契丹民族真实生活和工艺水平的同时,反映契丹人与中原、突厥、西域和中亚的交流碰撞。
双雁折枝金花纹渣斗
八角菱花形铜镜
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