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岳庙进士府娘亲古榕周公馆武进士李跃龙 |
分类: 云贵川藏 |
因为我们从中段进入古镇,首先看到的是大鸿米店。米店坐落在临街17级台阶之上,是古镇标志性建筑,为清嘉庆武进士李跃龙修建,保存完好。
导演黄健中曾以此背景拍摄同名电影,店内设有在尧坝古镇拍摄的所有影视道具展厅和明、清时期家具展厅。景区以这部电影名称命名来吸引游客。

本来的进士府,因为电影而改名,也是不多见。

进士匾,看过去不是原物。作为武进士,李跃龙的生平找不到太多的资料,唯一说明的是,因为他在家乡剿匪有功,被嘉庆恩准立牌坊,修进士府,建东岳寺戏楼。


进士府有两进,中间有天井。

后进大厅成了演武场,还有十八般武器。


室内的关二爷塑像,有些年头了。

进士府前的台阶,虽然也有地势的缘故,更有当年的威风。

尧坝大街上的建筑就是现代化的,没啥看头,而古镇里面保存的大多是典型的川南民居,绝大多数为清代、民国时期建筑。作为旅游点,叫尧坝驿古街更贴切。

来到周公馆,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为武举人周其斌家族所建。这是大门。

不大的尧坝,既有武举人,更有武进士,在科举的道路上,以武取胜。客厅看过去不像是武举人,更像是文举人。

堂屋


本来的进士府,因为电影而改名,也是不多见。

进士匾,看过去不是原物。作为武进士,李跃龙的生平找不到太多的资料,唯一说明的是,因为他在家乡剿匪有功,被嘉庆恩准立牌坊,修进士府,建东岳寺戏楼。


进士府有两进,中间有天井。

后进大厅成了演武场,还有十八般武器。

一哥们上去想演练一番,结果太沉了,哈哈。
还是前院人气旺,四川的茶馆就是会友好场所。

室内的关二爷塑像,有些年头了。

进士府前的台阶,虽然也有地势的缘故,更有当年的威风。

尧坝大街上的建筑就是现代化的,没啥看头,而古镇里面保存的大多是典型的川南民居,绝大多数为清代、民国时期建筑。作为旅游点,叫尧坝驿古街更贴切。

来到周公馆,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为武举人周其斌家族所建。这是大门。

不大的尧坝,既有武举人,更有武进士,在科举的道路上,以武取胜。客厅看过去不像是武举人,更像是文举人。

堂屋

天井不大,光线和风水,是主要的设计思路。

四水归一,滴翠长青。

厢房布置成卧室,放置旧款木雕家具,更显往日的时光。

横梁下,也有精雕花草纹。

另一厢房同样布置。


又一个雕花床,更多的装饰。

还有四季有福窗,和大镜架。


又一处有特色的天井,细雨蒙蒙中,透着滋润。

到了尧坝驿古街的一头,一株大榕树吸引眼球。看介绍,原来它叫“娘亲古榕”,很是亲切的名称。

娘亲古榕树龄近千年,树高十余丈,其冠如伞,其枝如龙,遮荫挡雨,为古驿道上歇脚之处。

我们特地走上来看个究竟。树枝上挂满了红黄彩带,有所求,有所期待。

尧坝古镇历史悠久,是合江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镇之一。古镇在北宋皇祐年间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驿站,尧坝镇作为泸州与赤水的中转点,驿站附近也商贩云集,市场渐渐繁荣起来。整体呈带状格局,以东岳庙为中心,由穿村而过的古驿道演化而来,分为当年周家所建的北街和李家所建的南街。

来到慈云寺,也就是东岳庙,这里是中心点。

东岳庙,坐西南向东北,依九龙聚宝山而建,初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代康熙、嘉庆几度重修。这是镇子上唯一的一座寺庙,两边门柱上有联:“九龙聚宝显巍峨,堪领圣地禅林,阅尽尘世沧桑六百载;万马归槽呈壮阔,试问萍踪游客,能识如来妙缔几多人”。

进了大门,里面又是高高的阶梯,上有静心阁,高高在上,俯视芸芸众生。

大门后的戏台,众多的木雕,甚是精美,多为深浮雕木刻戏剧内容。戏台内的天花板,绘有对称的36个“寿”字图案。


进了大门,里面又是高高的阶梯,上有静心阁,高高在上,俯视芸芸众生。

大门后的戏台,众多的木雕,甚是精美,多为深浮雕木刻戏剧内容。戏台内的天花板,绘有对称的36个“寿”字图案。

俯瞰戏台,更觉得它造型优美。屋脊上有双龙戏珠。
原先的东岳庙,供奉东岳大帝。在我国民间,有时候民间信仰和佛教不分家,东岳庙也就演变成了紫云寺。

走上湿漉漉的台阶,看到这建筑,相当地古朴,不像我们福建沿海一带的新寺庙,金碧辉煌,完全不是一回事。

里面也没见出家的和尚,只有一位阿婆坐着。石板面很整齐,都有幅度。



完全改造成了佛寺,还有金刚塑像。


再往后,看到砖块砌的平房,还是佛教对联,也就不往里走了。

一层层台阶,一片片诚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