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万寿宫铁索桥红一军团陈列馆葫芦街太平门 |
分类: 云贵川藏 |
赤水的丙安古镇很著名,这天安排是离开赤水去遵义,第一站就是这个古镇。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座水泥铁索桥,这在介绍丙安古镇的文章及博客中常看到。
丙安红军渡口,1935年1月25日至29日这段时间里,红一军团在赤水境内转战元厚、旺隆、复兴等乡镇的地境,发生了黄陂洞战斗,复兴场战斗,风溪口搭浮桥渡赤水河,红一军团军团部进驻古镇丙安。


丙安红军渡口,1935年1月25日至29日这段时间里,红一军团在赤水境内转战元厚、旺隆、复兴等乡镇的地境,发生了黄陂洞战斗,复兴场战斗,风溪口搭浮桥渡赤水河,红一军团军团部进驻古镇丙安。

丙安古镇依水而建,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连接黔中各地的必经之路,放在冷兵器时代,算得上是交通要塞,兵家必争。当初川盐入黔,多数商贾、马帮皆在丙安古镇聚集。

因而,这里还是贵州的四大古镇之一。来过这里,我的脚步也就把这四大古镇走齐了。

路边的崖壁上,有一石刻,对联是“宝树重修福祉,银灯广聚财源”,横批“惠泽长垂”。


太平门,是古镇的寨门,冷兵器时代,这里易守难攻。

镇上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古朴,至今仍保持着小镇的原始风貌。窄小的巷道,比肩的木房,斑驳的墙面,历经百年风雨,留下历史的痕迹。


因而,这里还是贵州的四大古镇之一。来过这里,我的脚步也就把这四大古镇走齐了。

路边的崖壁上,有一石刻,对联是“宝树重修福祉,银灯广聚财源”,横批“惠泽长垂”。


太平门,是古镇的寨门,冷兵器时代,这里易守难攻。

镇上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古朴,至今仍保持着小镇的原始风貌。窄小的巷道,比肩的木房,斑驳的墙面,历经百年风雨,留下历史的痕迹。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途经赤水县境,准备进入川南,受到川军重兵堵截。26日,红一军团军团部进驻丙安,将指挥部设在这家王姓住所。

27日凌晨,红2师打响复兴场战斗。失利后,军团部及红2师向元厚方向回撤。红一军团陈列馆展示了当年的历史。

古镇上的腊肉,有些诱人。

古镇上也就一条街,就是葫芦街。因为整条街像个倒挂的葫芦而得名。

转到镇子上头,还有后建的砖房。

来这里的游客不多,显得比较幽静。


27日凌晨,红2师打响复兴场战斗。失利后,军团部及红2师向元厚方向回撤。红一军团陈列馆展示了当年的历史。

古镇上的腊肉,有些诱人。

古镇上也就一条街,就是葫芦街。因为整条街像个倒挂的葫芦而得名。

转到镇子上头,还有后建的砖房。

来这里的游客不多,显得比较幽静。

前一天路过复兴镇,顺路走一下这里的万寿宫,可惜没开。复兴镇的万寿宫。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光绪八年(1882年)被火焚毁,宣统二年(1910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