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贵州避暑(〇四)黎平·古城翘街
标签:
黎平府福音堂黎平会议会址进士第荷花塘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黎平翘街果然很翘,这在其他地方难以遇到。翘街顺坡势而建,因两头高,中间低,形似翘起的扁担而得名。向下望去,整条街尽收眼底。

黎平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置五开卫,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县。翘街就是古城的一部分。

翘街顺坡势而建,东起东城门,南至荷花塘,全长一公里,街两边是明清建筑风格的铺面房屋,白墙灰瓦,飞檐高脊,古色古香。

不少的房子都钉上了历史建筑的标志牌。

翘街,实际上是东北到西南走向,我们从正阳街进入,这条阶梯路正是东北向。

拐入小巷,都是黎平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宅。

世德书香

里面的民宅,很有生活气息。

与翘街相连的巷道很多,有刘家巷、张家巷、马家巷、双井街、大井街、姚家巷、后街等。街与巷道,都呈“丁”字形。原因与刚刚去过的隆里古城一样。

大井,明代古井,介绍说黎平古城也是七十二井。

福音堂,一栋欧式建筑,其四周为封火墙,原来是胡氏协顺店,做木材的,1929年德国传教士郁德凯夫妇在黎平传教、看病,租赁于此改造成为基督教教堂。

福音堂内为四合式木结构院落。1934年12月,博古、李德等长征在黎平期间住在这里。

里面是礼拜厅。由于政局动荡,1945年德国传教士郁德凯一家子回国,在黎平他们传教了十八年。

福音堂后,还有水井、花园。福音堂的花园与胡荣顺商号的花园相通。不知道这相邻的两家胡是否为一个祖先。

我们从后头进入胡氏商号,最后的小天井有离地一米五的通涵,也就是逃生通道,有钱人家防盗防匪意识很强。

前面是住宅和书房,有明间、次间、稍间,现在布置成黎平会议的场景。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

左间摆设八张太师椅和两张八仙桌,就是当年的会议室。黎平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向遵义进军的作战方案。这一决定实际上否定了“左”倾军事路线,为红军开辟新的前进道路。

正堂雕塑"二龙戏珠",第二楼上走廊四周是卷板方格栏杆,窗权精雕细刻。

前店后居,内外的门不大,墙比较厚。

往前就是店铺了,重现了当年的模样。整座建筑,自1980年以来,几经修葺。

当年,红军打下了黎平,店主全家吓跑了。

临街大门是两扇石臼合门,临街铺面,商店字号,墙面上仍留有“苏洋广货”、“绸缎布疋”等字迹。

黎平会议会址大门悬挂陈云同志手书的“黎平会议会址”黑底金字横匾。现在是全国文保单位。

双井街,有江西会馆遗址。

转过来,就是黎平会议纪念馆了。


翘街的两湖会馆,没有开门。建于嘉庆二年(1797年),是以湖南邵阳为主的湘籍客商同乡会会馆。由于黎平与湖南地域靠近,加之黎平历经与湖南分分合合的几次历史沿革,所以,清代中期的黎平府有大批湘籍客商到此经商。会馆内含门楼、戏楼、禹王宫、无量佛殿、长廊、阁楼、享堂、莲塘等多处建筑。

按照路标,我们寻找古城内的毛泽东住处,

这座清代建筑进士第,居高临下。1934年12月17-18日,红军在黎平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

清代嘉庆年间胡氏父子进士宅院,位于翘街马家巷14号,为两层木结构房屋,周边风火墙围合。



里面有较大的天井。

翘街的这一头,就来到了荷花塘(即“红军广场”),此地曾为黎平府学宫的泮池。据《黎平府志》记载,其开凿于明成化四年(1642年),因种满荷花故名,民国时古城扩建,荷花塘被填平。民国初年孔庙内开设学堂,为今天的城关第一小学。

临街的这栋房子曾经被涂得红红的,它的历史作用显露无疑了。


黎平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置五开卫,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县。翘街就是古城的一部分。

翘街顺坡势而建,东起东城门,南至荷花塘,全长一公里,街两边是明清建筑风格的铺面房屋,白墙灰瓦,飞檐高脊,古色古香。

不少的房子都钉上了历史建筑的标志牌。

翘街,实际上是东北到西南走向,我们从正阳街进入,这条阶梯路正是东北向。

拐入小巷,都是黎平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宅。

世德书香

里面的民宅,很有生活气息。

与翘街相连的巷道很多,有刘家巷、张家巷、马家巷、双井街、大井街、姚家巷、后街等。街与巷道,都呈“丁”字形。原因与刚刚去过的隆里古城一样。

大井,明代古井,介绍说黎平古城也是七十二井。

福音堂,一栋欧式建筑,其四周为封火墙,原来是胡氏协顺店,做木材的,1929年德国传教士郁德凯夫妇在黎平传教、看病,租赁于此改造成为基督教教堂。

福音堂内为四合式木结构院落。1934年12月,博古、李德等长征在黎平期间住在这里。

里面是礼拜厅。由于政局动荡,1945年德国传教士郁德凯一家子回国,在黎平他们传教了十八年。

福音堂后,还有水井、花园。福音堂的花园与胡荣顺商号的花园相通。不知道这相邻的两家胡是否为一个祖先。

我们从后头进入胡氏商号,最后的小天井有离地一米五的通涵,也就是逃生通道,有钱人家防盗防匪意识很强。

前面是住宅和书房,有明间、次间、稍间,现在布置成黎平会议的场景。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

左间摆设八张太师椅和两张八仙桌,就是当年的会议室。黎平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向遵义进军的作战方案。这一决定实际上否定了“左”倾军事路线,为红军开辟新的前进道路。
这一进中间是一个较大的天井,正堂对面雕塑二只大凤,雕刻精美。墙顶有一屏峰台,塑有狮、鸟、兔类。

正堂雕塑"二龙戏珠",第二楼上走廊四周是卷板方格栏杆,窗权精雕细刻。

前店后居,内外的门不大,墙比较厚。

往前就是店铺了,重现了当年的模样。整座建筑,自1980年以来,几经修葺。

当年,红军打下了黎平,店主全家吓跑了。

临街大门是两扇石臼合门,临街铺面,商店字号,墙面上仍留有“苏洋广货”、“绸缎布疋”等字迹。

黎平会议会址大门悬挂陈云同志手书的“黎平会议会址”黑底金字横匾。现在是全国文保单位。

双井街,有江西会馆遗址。

转过来,就是黎平会议纪念馆了。

黎平会议从根本上扭转了红军自长征以来的被动挨打局面;也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在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作了必要的准备,从而揭开了伟大历史转折的序幕。

这是中共中央从江西中央苏区突围出来之后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它第一次否定了博古、李德顽固坚持的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的错误战略方针。

这是中共中央从江西中央苏区突围出来之后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它第一次否定了博古、李德顽固坚持的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的错误战略方针。

翘街的两湖会馆,没有开门。建于嘉庆二年(1797年),是以湖南邵阳为主的湘籍客商同乡会会馆。由于黎平与湖南地域靠近,加之黎平历经与湖南分分合合的几次历史沿革,所以,清代中期的黎平府有大批湘籍客商到此经商。会馆内含门楼、戏楼、禹王宫、无量佛殿、长廊、阁楼、享堂、莲塘等多处建筑。

按照路标,我们寻找古城内的毛泽东住处,

这座清代建筑进士第,居高临下。1934年12月17-18日,红军在黎平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

清代嘉庆年间胡氏父子进士宅院,位于翘街马家巷14号,为两层木结构房屋,周边风火墙围合。

当年领导人的住处


里面有较大的天井。

翘街的这一头,就来到了荷花塘(即“红军广场”),此地曾为黎平府学宫的泮池。据《黎平府志》记载,其开凿于明成化四年(1642年),因种满荷花故名,民国时古城扩建,荷花塘被填平。民国初年孔庙内开设学堂,为今天的城关第一小学。

临街的这栋房子曾经被涂得红红的,它的历史作用显露无疑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