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五月浙江(三八)东阳·卢宅(下)

标签:
大堂灯东吟堂世德堂惇裕堂嘉会堂杂谈 |
分类: 浙江安徽 |
走在东阳的卢宅中,如果方向感不强,很容易迷路。原大雅堂的院墙,还保留着一些当年的印记。

不同形式的风火山墙、高耸的垂脊和起翘多变的屋面不断带来视觉的冲击。

前院一角,东边是花园。

从后门进入树德堂,第一眼就被悬挂的巨大宫灯所吸引。“树德堂”,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由卢章七世孙洪湖、洪选而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毁于火灾,道光廿九年(1849)重建。
树德后堂是1992年迁入的,为了集中保护,显然没有了当初周边环境,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么多堂原先就这么密集地建在一起。

不同形式的风火山墙、高耸的垂脊和起翘多变的屋面不断带来视觉的冲击。

前院一角,东边是花园。

从后门进入树德堂,第一眼就被悬挂的巨大宫灯所吸引。“树德堂”,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由卢章七世孙洪湖、洪选而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毁于火灾,道光廿九年(1849)重建。
不过现在所挂的这座大堂灯为复制品,原大堂灯毁于60年代。高4.3
米,直径2.75米,中间主灯从上到下依次悬挂着六角羊皮灯、八角料丝灯、大珠灯三盏大灯,周围各面再衬以一串四盏琉璃灯。

重建后的主体建筑体量高大,气势洪敞,融东阳木雕与彩绘于一炉,脊檩饰双龙戏珠彩绘,明次间各饰双狮戏球、仙鹿衔芝牛腿,上设两层琴枋,这在民居建筑中实属罕见。



重建后的主体建筑体量高大,气势洪敞,融东阳木雕与彩绘于一炉,脊檩饰双龙戏珠彩绘,明次间各饰双狮戏球、仙鹿衔芝牛腿,上设两层琴枋,这在民居建筑中实属罕见。


树德堂原位于卢宅老街东段,坐北朝南,临街而立。由“五经科第”门、“映台”门坊、前厅、中堂、后楼及中堂两侧楼组成。

树德堂的天井,前厅背面的牛腿。

厢房的构件。


树德堂中的两个大镜子,就是在清代,也是个稀罕物。


树德堂前面,还有个树德前厅。


树德堂的天井,前厅背面的牛腿。

厢房的构件。


树德堂中的两个大镜子,就是在清代,也是个稀罕物。


树德堂前面,还有个树德前厅。

树德前厅,与树德堂、树德后堂同时兴建,同毁于火灾,后又同时重建。堂内,双层的牛腿形制比起肃雍堂更为复杂。
山墙前后洞门的门额分别书“育德”、“含仁”、“腾蛟”、“起凤”,反映了雅溪卢氏教子育人的治家准则,以及希望家族兴旺发达的强烈愿望。



树德堂前的门坊背面。

树德堂前的门坊正面

因为卢宅在修缮前损毁严重,众多厅堂都不复存在。鉴于此,当地从别的地方迁移数个厅堂至卢宅,实行异地保护。这也算是对文物保护现状的无奈。现在的世德门坊是1993年从大联镇柳塘村迁过来的。世德堂纵轴建筑群原为“四厅九明堂,前面有假山”的格局。





树德堂前的门坊背面。

树德堂前的门坊正面

因为卢宅在修缮前损毁严重,众多厅堂都不复存在。鉴于此,当地从别的地方迁移数个厅堂至卢宅,实行异地保护。这也算是对文物保护现状的无奈。现在的世德门坊是1993年从大联镇柳塘村迁过来的。世德堂纵轴建筑群原为“四厅九明堂,前面有假山”的格局。


前廊楼下构卷棚轩,柱、梁、枋各节点,牛腿等处的多种透雕浮雕,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虫兽,无不雕工精细、形态传神。据传为东阳“木雕宰相”黄紫金的力作,特别是这里的“荷塘夏日”牛腿,风叶摇动,如同活物,在东阳这木雕之乡里也可称作“绝品”。

仔细看,还有八仙人物。


仔细看,还有八仙人物。

东吟堂是“纪念堂”,墙上挂着卢氏先人的木雕像。

两侧庭柱上有楹联一幅:“两朝旧观重新,八代文风再起”。

首先是惇裕堂,现有建筑于1992年从巍山迁入。


两侧庭柱上有楹联一幅:“两朝旧观重新,八代文风再起”。

来到世德堂轴线,它是夹在树德堂和肃雍堂之间。世德堂门坊背面,按照介绍,这座门坊本是柳塘门坊。
首先是惇裕堂,

“嘉会堂”内现存一件东阳木雕史上的绝品之作,人称“九狮戏球”三架梁。据介绍,该作品系东阳民居厅堂的梁架构件,选用直径1.7米以上的整块樟木雕刻而成,长2.4米,高1.5米,内容为“九狮戏球”。采用深浮雕、透雕、圆雕等雕刻技法,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典型地反映了清后期东阳木雕艺术的最高成就,被公认为东阳传统建筑木雕的登峰造极之作。

东西太多,无法一一细看。

在肃雍堂西侧,还有存义堂、忠孝堂等轴线。这间屋子有麒麟木雕。


东西太多,无法一一细看。

在肃雍堂西侧,还有存义堂、忠孝堂等轴线。这间屋子有麒麟木雕。

后一篇:2020年金秋十月,欢度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