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五月浙江(二六)绍兴·谢公桥·大通学堂

标签:
古越藏书楼绍兴古桥群陶成章徐锡麟秋瑾杂谈 |
分类: 浙江安徽 |
谢公桥位于新河弄得西端,这是国保“绍兴古桥群”之一。传说始建于后晋(936-946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宋《嘉泰会稽志》载:“谢公桥在新河坊,以太守谢公所置,故名”。
拱石每块都有刻字及莲花座图案,刻字的百分之八十都为修桥捐款人姓名,似乎与佛等有关。

桥上观景,这里保留的绍兴传统更是真实。

近看小河流水人家,远观府山楼台密林。

西小路传统社区。

古越藏书楼,清末徐树兰( 1837~1902)创办。是我国图书馆史上最早对公众开放、第一家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蔡元培年轻时在此处校书。

隔壁就是大通学堂,这也是国保单位。大通学堂创办于1905年,是辛亥革命时期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徐锡麟等人为培养训练革命武装起义军事干部而创办的一所学校。1907年,秋瑾曾接替陶成章、徐锡麟,被推荐为大通学堂督办。

两侧是陶成章、徐锡麟、秋瑾当年进行革命活动的画像。


大通学堂事实上成了光复会吸收会员,从事会务活动的主要基地,也是革命党人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

第三进为徐社,据说是民国时设立,前面是水池。


徐社内,有绍兴三烈士照片,有联“殷视殊未尽,此日不再来。”

柜子里的文物:徐锡麟用过的武器。

徐锡麟致秋瑾信


学堂西轴建筑分别是学生宿舍与教室,现学生宿舍辟为展室,布置《
光复会史迹陈列》 ,教室辟作临展厅,布置书画作品。


东轴建筑分别是秋瑾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现均按原状陈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