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五月浙江(〇七)温州·永昌堡

标签:
抗倭城堡英桥王氏都堂第王沛王叔果杂谈 |
分类: 浙江安徽 |
永昌堡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驱车进入城中,街道不大,找停车位有点难度。这是环海路上的古民居。


嘉靖间王氏族人王沛、王德先后为抗倭而亡。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王叔果、王叔杲兄弟率众筑永昌堡。一是兼具军事色彩和人居生活色彩的私家抗倭城堡;二是明代温州地区具有丰厚人文内涵的文化中心;三是具有明代建筑特色的滨海型浙南水乡。

来的时候乌云密布,风雨来之前的景象。走入新城街,对面的青石台门,只剩下一座门楼。

青石门台前有国保碑,它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举人王冠士建。曾是永昌堡内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所私塾。

温州永嘉场英桥王氏是温州最著名的“士族”之一。民间也流传着“永嘉场,王半场”的说法。而永昌堡是英桥王氏修筑的,英桥王氏就是永昌堡当然的也是唯一的主人。作为王氏阖族聚居之地,原来有严格的规定,非王氏族人不得入住。城堡四面环绕着护城河,堡内的主体部分是各房宅第,西北角为王氏大、小宗祠。这是桥头二房小宗祠。

永昌堡,城呈长方形,南北长738米,东西距445米,环以护城河。东南西北设陆门环海、迎川、镇山、通市,所以我们开始走的环海路,就是原来的南城门所在。


嘉靖间王氏族人王沛、王德先后为抗倭而亡。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王叔果、王叔杲兄弟率众筑永昌堡。一是兼具军事色彩和人居生活色彩的私家抗倭城堡;二是明代温州地区具有丰厚人文内涵的文化中心;三是具有明代建筑特色的滨海型浙南水乡。

来的时候乌云密布,风雨来之前的景象。走入新城街,对面的青石台门,只剩下一座门楼。

青石门台前有国保碑,它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举人王冠士建。曾是永昌堡内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所私塾。

温州永嘉场英桥王氏是温州最著名的“士族”之一。民间也流传着“永嘉场,王半场”的说法。而永昌堡是英桥王氏修筑的,英桥王氏就是永昌堡当然的也是唯一的主人。作为王氏阖族聚居之地,原来有严格的规定,非王氏族人不得入住。城堡四面环绕着护城河,堡内的主体部分是各房宅第,西北角为王氏大、小宗祠。这是桥头二房小宗祠。

王诤故居也叫都堂第,王诤(1508-1581),字子孝,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先后担任过溧阳县令、山东道监察御史、大理寺左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职务。

前厅。这是在2002年,由意大利普拉托省牵头,联合法国巴黎市和西班牙阿利坎特市,共同实施了“亚洲城市项目”,对都堂第进行了保护性修复,使得现在比较完整地恢复了明代建筑风格。

整个故居清雅幽静,其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做得相当好,同时配以明式家具、艺术品、绿化小品的陈列,还原了历史建筑的真实风貌。



有介绍修复过程中,能不用水泥的尽量不用,修旧如旧。


前厅。

整个故居清雅幽静,其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做得相当好,同时配以明式家具、艺术品、绿化小品的陈列,还原了历史建筑的真实风貌。



有介绍修复过程中,能不用水泥的尽量不用,修旧如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