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五月浙江(〇二)南雁荡·东西洞

标签:
化龙岩仙姑洞云关锦屏峰水口宫杂谈 |
分类: 浙江安徽 |
东洞开发于唐代末期,当时称为“石屋”。传说北宋崇宁(1102—1106)年间有余公隐此,后召入翰林院,故又名余公洞。经过历代开发,已成为高10.2米,宽5.8米,深107米的洞府。



洞口有篆书横额“东洞”二字。

下到碧溪边,这里通往西洞。

过溪,上西洞。

在林荫中行走,感觉舒坦。

上行不久,就看到西洞二字。

可惜仙姑洞没有开门,仙姑洞唐时称石室,是南雁荡山东西洞景区的著名景点。相传,1106年(北宋崇宁五年)七月十五夜闹村朱姓女子遁居石室成仙,所以此石室改称仙姑洞。后人还建道观以示纪念。

借用一张平阳旅游的仙姑洞照片,看看它的概况。今道观殿宇依岩洞构筑,内殿一半有屋顶,一半以洞顶为屋顶,前殿大门外墙有篆刻家方介堪篆书“无量福地天尊”。后殿供朱仙姑神龛,前殿是大罗宝殿,两边小巧的三层厢楼。前后殿之间有方池,池水为洞口飘洒而下的水珠聚积而成,不涸不盈。左侧顶上有滴水岩,水滴汇集于一天然石盂中,称漫萱盂,又称仙姑泉。
西洞其他地方都是室内的,也都关闭,只得顺路下山,经过云关。

云关又称“天门”、“西天门”和“玉楼门”。唐朝开发,留有“几人踏去几人还,峭壁留题墨未干,幽谷清风无六月,浮空寸过瞑千山。”等诗句,是南雁荡山的主要景点。

云关由两座崖岩夹峙而成,顶端有大石梁覆盖,形成门。洞门高30多米,宽4米,石壁上两行题句为:“云锁天窗现,关开月牖光。”


下了关口,豁然开朗。


路边,有“上山龟”等石景。

看对面,确实有仙境之感。

回望云关,顶上又有望海狮、仰天狮、玉仙峰、纯阳峰等景观。



下了关口,豁然开朗。


路边,有“上山龟”等石景。

看对面,确实有仙境之感。

回望云关,顶上又有望海狮、仰天狮、玉仙峰、纯阳峰等景观。

远眺东洞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