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2020-07-10 06:36:59)
标签:

石人峰

天鼎

世界地质公园

云台山第一大峡谷

旅游

杂谈

分类: 鄂豫齐鲁
云台山青龙峡距焦作市区33公里,有“云台山第一大峡谷”的美誉。这里属于云台山风景区,但距离中心区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另外购票。驱车来到景区游客中心,再换乘景区的交通车前往景点,成了现在国内各地景点的标配,也是增加收入的手段。当举起相机拍第一张像的时候,已经上午九点过了。这时候,已经在青龙峡的山头上。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从地图上看,青龙峡景区下车点距离云台山风景区的红石峡直线距离不远,但没有路可以直达,需要出山再进山,就需要47公里了。望山跑死马,也是属于这一类。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现在进入青龙峡,景区就规划了一条线路,不乘缆车的话,走望亲亭这边。在本博秋之晋豫第五篇有关武陟青龙宫的段落,说到祈雨的青龙传说,陪嫁妆等都落在修武青龙峡这里,我们这一趟,算是有始有终,青龙峡作为自然风景,列入了行程的最后阶段。望亲亭建于2001年秋,景区配合传说故事而添加。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青龙峡有“云台山第一大峡谷”的美誉,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游览区之一,是原始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顺着山坡,一路下行。但无论站在哪个位置,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看到峡谷的底部,且走且游。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望亲亭下面这个山崖叫望亲崖。望亲崖正对的东南方向就是武陟县万花庄。路很长,慢慢走。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这面,另一处的山头也有建筑,后来才知道是上山会经过。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九月份的青龙峡,还是翠绿一片。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对我来说,下行比上行轻松。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望亲崖。因为是一部景交车同时进来的,所以游客相对集中,同时下行。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还好不是大夏天,这一路下去没有太多的汗水。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两亲家洞,这名称又是和上述的传说有关。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这里的峡谷深度有700米,走下来就不止了。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站在这里,这下可以看到谷底了。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望亲亭越来越远,谷底越来越近。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峡谷风光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回望,下山的路走筒梯,下到峡谷修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石人峰,这里有“石人对石门,没金必有银”的说法,说不定果然藏有宝贝。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这一面的天鼎,站在山腰间。如此之大,神仙所用。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越往下,奇峰怪石越多。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山顶上看到的侧峰,这时候成了尖峰,直指蓝天。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游客们鱼贯而下。。。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走了一个小时多,终于来到峡谷底部。溪流哗哗。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峡谷下游,应该本来还有线路,现在栈道抽走了。游逛只能走一方向,就是上游。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伙伴们立此存照后,开始峡谷穿行。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走在其中,伴水而行,舒坦。

秋之晋豫(一一八):焦作·修武青龙峡(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