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之夏(四〇):单县·朱家大院
标签:
文化平原省湖西会堂古单燕贻堂民俗博物馆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单县不仅有古牌坊,还有一座朱家大院。进门需要购票,那天也只有我一个游客,应该说这里相对偏远大都市。售票处边还有一个“湖西人民会议厅”,它原本是平原省湖西会堂,是湖西地委驻单县时所建,没有开门,无法参观。
抗战时期,单县隶属湖西区,为湖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中共鲁西南工委、苏鲁豫区党委、中共湖西地委、湖西专署、湖西军分区主要活动地,湖西地委、专署、军分区驻地。湖西专区,因位于微山湖西面而得名。且处于微山湖以西江苏、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区,又称苏鲁豫边区。

朱家大院,位于广场中心位置,这里奇怪的是售票处不在门口,让我多走路。从外观上看,大院是翻修过的,门口的围墙更是新砖。修缮一新的朱家大院变身为单县民俗博物馆。

朱家大院始建于明代中末期,历经近10代人的改建、扩建、修缮。鼎盛时期,大院分成诸多院落,有楼房、平房200多间。抗战时期,日寇进入单县城,朱氏族人逃亡南方,部分房子被拆被烧,解放后仅存东西相邻的两院。1949年,朱家大院为平原省湖西区单县县委、政府办公地点。


朱家大院,位于广场中心位置,这里奇怪的是售票处不在门口,让我多走路。从外观上看,大院是翻修过的,门口的围墙更是新砖。修缮一新的朱家大院变身为单县民俗博物馆。

朱家大院始建于明代中末期,历经近10代人的改建、扩建、修缮。鼎盛时期,大院分成诸多院落,有楼房、平房200多间。抗战时期,日寇进入单县城,朱氏族人逃亡南方,部分房子被拆被烧,解放后仅存东西相邻的两院。1949年,朱家大院为平原省湖西区单县县委、政府办公地点。

朱家作为清代单县八大地主之一,是单县第一大家族,曾挂过“双千顷牌”,自称“出城巡游数千里,车不轧外姓地,靴不沾他姓泥”,其宅院占单县城面积的五分之一,南北五个大四合院,房舍百余间。据史料记载,作为大地主,朱家在县城外有朱高台子、朱老家、朱高庄、朱寨、朱楼、朱杨楼、朱瓦屋、朱潘庄等十几个朱姓地主庄子。到清代朱洪黻时,又选定县城南门黄隅首西路北的宅基,役使100名技工,三年建成新宅,楼房瓦舍100余间,其中五座大楼20余间。


现存的两楼院,西楼院正楼两层五间,中三间有廊,长20米、宽7米、高11米,青磨砖、合瓦、木柱、石基,檐下有额坊、雀替、垫板;

西院西楼,作为朱家人物介绍。古单燕贻堂朱姓,它在明清时代曾富冠鲁西南,居单县朱、黄、刘、张…等八大姓氏之首,这支朱氏居住在鲁、苏、豫、皖四省15个县区,数万人之众,实属名门望族。


西院西楼,作为朱家人物介绍。古单燕贻堂朱姓,它在明清时代曾富冠鲁西南,居单县朱、黄、刘、张…等八大姓氏之首,这支朱氏居住在鲁、苏、豫、皖四省15个县区,数万人之众,实属名门望族。

西楼一楼,有单县传统待客的“十大碗”,“十大碗”是用仿真食品做的,和真的一模一样。有扣肉、烧牛肉、水蒸鱼、鲜丸汤、甜米饭等等。

西院主楼一楼,会客厅的摆设。这个家族出了行善事助贫穷的朱应麟,乐善好施、爱国爱民的朱世德,“骢马御史、铁脖子朱稽等,有“赓、飏、逢、圣、世,鸿、德、启、瑞、昆”等字辈。

老式柜子

十柱连榻顶子床。


耳房,书房摆设。

二楼展示单县民俗中的小物件。上下楼的楼梯在楼前,所以内房设有卧室。

左右卧室采光不错。


这样的房屋构造,应该是这里的雨水偏少。

西院东楼,有地方戏曲展。

东院,东西厢楼结构相同,三间两层,廊檐设在底层。东楼院,正楼两层三间,磨砖、合瓦,廊檐设在上层,木柱、石础;东西厢楼结构和西楼院厢楼相同。

主楼一楼,是婚俗展。


西院主楼一楼,会客厅的摆设。这个家族出了行善事助贫穷的朱应麟,乐善好施、爱国爱民的朱世德,“骢马御史、铁脖子朱稽等,有“赓、飏、逢、圣、世,鸿、德、启、瑞、昆”等字辈。

老式柜子

十柱连榻顶子床。


耳房,书房摆设。

二楼展示单县民俗中的小物件。上下楼的楼梯在楼前,所以内房设有卧室。

左右卧室采光不错。


这样的房屋构造,应该是这里的雨水偏少。

西院东楼,有地方戏曲展。

东院,东西厢楼结构相同,三间两层,廊檐设在底层。东楼院,正楼两层三间,磨砖、合瓦,廊檐设在上层,木柱、石础;东西厢楼结构和西楼院厢楼相同。

主楼一楼,是婚俗展。

朱家第十七代孙女的家传婚床,寄在这里展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