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海边的蚬子
东海边的蚬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2,059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2019-10-04 06:34:07)
标签:

百鹿石

石刻园

功诔碑

王重光

王象乾

分类: 鄂豫齐鲁
四世宫保坊就在王渔洋故居东面不远处,走过来,就处在村中道路的中心。这座高大的砖牌坊是为表彰当时兵部尚书王象乾的。王象乾是王渔洋的伯祖父,由于 " 总督蓟辽 "(曾驻守山海关) 、 " 行边视师 " 、 " 威名著九江 " 、保卫明王朝有功,为万历皇帝特许而建成的,并追封三代,包括他的曾祖王麟(前颖川王府教授),祖父王重光(前贵州布政使司左参议),父亲王之垣(前户部左侍郎),为 "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 ,因此该坊称为 " 四世宫保 " 坊。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四世宫保这四个字,据说来自董其昌。四世宫保坊,面向南北,建筑形式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宫殿式样。它融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艺术于一体,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重大的史研价值。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中间大拱门之上,嵌有上、下两块横幅石匾,下为叙功匾,镌刻着王氏祖孙四代的名讳、职衔和诰赠。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牌坊顶部飞檐斗拱,瓦当严整,四角杵头兽面,唇吻耸起,都悬吊着风铃铁马,随风而动,声韵动听。瓦脊中的“麒麟驮宝瓶”尤其古朴可爱。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拱门、楹柱等上面雕有飞禽走兽、山水花卉,特别是砖砌圆柱顶部的4个浮雕人物,栩栩如生,显示了明代雕刻家的精湛技艺。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该坊前后横幅石匾的两侧均有浮雕楹联,为隶体书法。两幅楹联上端都注有“玉音”二字,下端皆有精雕莲花承托。楹联的四周和石匾上下则雕刻着精致的飞禽走兽、山水花卉。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在三层基座(石头)上,四周均有精致浮雕,有莲瓣、云朵、龙驹、麒麟、松鹿、奔狮和景物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拱门洞两侧有石狮8个。分距前后两面,雌雄各四,各见情态,生动活泼。雄狮是按锈球,回首张望,雄姿勃发;雌狮抚抱幼狮,俯首凝望,极尽母爱之情。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驱车一公里多,来到忠勤祠,这是王渔洋高祖王重光的祠堂。王重光,嘉靖辛丑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升户部员外郎。后与严嵩等人所恶,贬为贵州布政使司左参议。嘉靖三十七年(1558)为皇宫采木,病逝林区。崇祀乡贤,贵州、桓台均建祠祀之,以《忠勤可悯》、《忠勤报国》分别额其门。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一入忠勤祠,就看到一面书有“忠勤可悯”的石墙,提醒着后人铭记报国之志。这四个字为当时礼部尚书吴山题。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前庭两棵参天桧柏,雌雄相依了多少年。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院内碑碣林立,其中,一座高约3.9米的方碑伫立在院中,名为“功诔碑”,为建祠时督修官员及祭者题名共970人。方碑正上方悬石匾“三朝恤典”,内容是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皇帝对王重光的加封及赐赠。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王重光塑像,随其伐木溺死于赤水的王之屏、张朝分立左右两犄角 。王重光是王氏家族的第一位举人,他除了忠勤,还有一个“壮举”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首立家训 治家有方”,使得王氏家族成为名门望族,至清中叶,持续兴盛300年之久,创造了“科甲之盛,海内新城王氏第一”的仕林佳话。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王重光神像,次子王之垣建。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王之屏像,他是跟随王重光平蛮督木身亡。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嘉靖皇帝谕祭文。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后殿,原是兵部尚书王象乾的司马祠,现在成了石刻陈列室。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东跨院“忠勤祠石刻”,这里的石刻,有齐鲁小碑林之称。据说,忠勤祠落成之时,正是王氏家族鼎盛,许多名门贵胄前来祭祀、撰词称颂。王氏家人荟萃其中颂文赞语、传记和墓志铭,自明万历十七至三十八年,请江南名将精工刻制,刻字十余万计,刻石260块。忠勤祠现存珍贵时刻160余块,其撰文、刻石、书法并称三绝。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石刻园是在忠勤祠东跨院的基础上与古代园林建筑相结合修建的。园中有园,景中套景。元代礼部尚书,散曲家张养浩的“苍云”“振玉”两巨型太湖石和国家一级石刻“水月松风”亦在园陈列,供游人观赏。水池后新建了“池北书库”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振玉石整体像直立的玉如意,因底部窈坎处镌李白所书“振玉”而得名,字形潇洒大度,尤为不俗。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池北书库”,现在主要展示新城王氏的辉煌历史。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苍云石,高五米,重十九吨,因阴面镌王象乾所书“苍云”而字而得名,整体形态像倏然下落的白云,挺拔俊秀。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百鹿石,原为新城王氏南园之物。南园是明万历年间王象晋(王渔洋的祖父)的别墅,王象晋官至浙江右布政使,晚年隐居南园从事著述《群芳谱》等巨著。经查“园林引兴”4字及其诗,是王象晋所书。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这是自然形成的太湖石,石上线刻百头小鹿,故名“百鹿石”。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明清两朝,王氏家族先后出了七位高官,他们是:王贵三世孙王麟,仕至明朝颍川王府教授;五世孙王重光,为官政绩突出,被尊称为“忠勤公”;六世孙王之垣,官至户部左侍郎;七世孙王象晋,官至浙江右布政使;七世孙王象乾,官至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八世孙王敕,朝议大夫;九世孙王士禛,官至清朝刑部尚书。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明清两代,新城王氏家族注重家庭教育,人才辈出,科甲蝉联,簪缨不绝,成为海内望族。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最后来到水月松风亭。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石屏背面刻有“水月松风”四个阴文行书大字,为晋王羲之所书。字体俊秀,笔力矫健。两侧条石上,镌有联句:“风竽鸣地籁”“云锦发天机”,为张养浩所书。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亭内石屏,阴面浮雕巨兽、古松、明月、波涛、流云。
山东之夏(七):桓台·四世宫保坊·忠勤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