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2019-09-04 06:23:13)
标签:

拼接衫

绣裥襡裙

兴隆桥

叶圣陶

殷氏宗祠

杂谈

分类: 江苏上海
走甪直的江南文化园,几乎走了一个口字,过了这座不小的石桥,对面又有一个院落的所在。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原来是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进门需要查票。2006年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苏州地区水乡妇女服饰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稻作农业经济初期,主要分布在以甪直为中心的360平方公里水乡地区。至今保持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包头、拼接衫、绣裥襡裙、襡腰带、百纳绣花鞋,肚兜以及卷膀。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文化内涵深厚,顺应了稻作农业的需要,创造了拼接拆卸技艺,显现出吴地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主展区分别展示水乡服饰的地理分布、基本构成以及各年龄段的水乡女性服饰,展示少女成人礼、新娘出嫁等特色民俗。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这里展示水乡妇女服饰独特的神韵,并用文字、图片、实物等分门别类系统介绍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有双色相间的“包头”,别致的大襟纽襻“拼接衫”,飘逸洒脱的“绣裥襡裙”。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回门素衣。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水乡妇女服饰以“显”、“俏”和“巧”为主要特点,通过“白色”的巧妙运用,使服饰色彩深中有淡、淡里有俏、俏中有艳,再加上拼接、滚边、纽绊、带饰和绣花等工艺的应用,堪称一绝。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发现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少,可能是因为热天的缘故。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走回进利桥,甪直古镇的游览接近尾声。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过了正源桥,来到兴隆桥,兴隆桥又名陈家桥,建于明成化年间,该桥的名字寓意“生意兴隆”。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看到有团队游客在此乘船,多来一张。听导游大声在提醒,他们的游览在下船的地方就结束了,坐船是他们最后的体验项目。不用走路,摇摇晃晃地坐一程,蛮好。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这里是万盛米行,对我来说,古镇的最后一个景点了。门口的游客真多,那是他们在排队上船。米行的河埠头当地方言叫“河滩头”,为装卸谷米的码头。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小船悠悠,岁月也悠悠。一年365天,要天天如此悠悠才好。一到新谷登场,这里曾经舟船汇集,就会出现小说中所描绘的热闹场面。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叶圣陶先生笔下的万盛米行,座落在南市河西岸。他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我没读过,据说是编入课本的,但我所处的那个年代,没有这篇,所以没有印象。万盛米行的原型是万成恒米行,它地处甪直古镇南大门,解放后,这家米行跟其他米行一样,被改造为粮食收购站和粮食仓库。直到90年代末,粮食收购和供应走向市场化,“万盛米行”也从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今天看到的“万盛米行”,是当地为开发古镇旅游业于1998年筹资改造的,地点在与“万盛米行”原址相隔一百多米的南市河东岸。米行的格局为“前店后场”,前面是做买卖的店铺,后面是大米加工的工场和储存粮食的廒仓。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这里原本是“殷氏宗祠”,只有一进院落,为名副其实的水乡农具馆。前厅内重新建造了米行店铺旧景,里面回廊贯通,左侧回廊展示了各种古代水乡农具,右侧的有版报介绍了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和万盛米行的故事。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米行”正中有“祠堂必备”的卷棚拜亭,后面是三间大厅,雕花精美,倒像是古时货。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为了纪念陆龟蒙对当地农具的贡献,大厅便以他的农学著作《耒耜经》命名,称作“耒耜堂”。堂内部有关于耕地整地工具的实物展示和文字介绍,较为著名的有“江东犁”。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这边一角,还有农耕的塑像。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其他展厅,还有虽然见过,但未必叫得出名称的农具。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甪直吉家浜殷氏,郡名汝南,系出中州,五代时避乱南迁徽州歙县,之后,分支逐渐东移。清乾隆年间,殷尚质携家迁甪直定居,传至嘉庆年间的第六代殷茵如时善经营,使殷家成为甪直的名门望族。1998年,当地利用殷家祠堂改建为万盛米行景点。2003年4月,又将祠堂的东部和南侧,改建为水乡农具博物馆。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高高的银杏树》、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是叶圣陶在古镇执教期间,所创作的极具时代气息和思想性的文学作品,他为古镇甪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真的很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沿袭了祖先千百年来保持的生活方式,他们从容笃定的生活节奏与气度也很适合日益年长的我,那是古镇以外的世界难以寻觅到的。
夏日苏南:吴中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馆·万盛米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