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苏南:江阴·兴国园

标签:
水云楼大雅堂兴国塔上湖草堂经幢亭杂谈 |
分类: 江苏上海 |
兴国园位于市中心,其原本无园,因保护古塔而萌生建园。2002年,市政府将兴国园建设工程列入十件实事项目,由市园林旅游局组织实施。明确了以兴国塔为中心,以宋代园林风格特色的文化建园理念。

我们来的时候正遇到天降大雨,来之就顺之。公园大门的对面有个收费停车场,也挺方便。

来兴国园,主要目的是为了看古塔。兴国塔是公园最核心的景点,位于江阴城西南角,几经兴废,而古塔犹存,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现高42.24米,已向东北倾斜。




大雅堂悬山顶,厅内有楹联:“以诗会友,大雅作,直是书人本色;议论朝政,正气扬,方称东林前辈。”大雅堂纪念明嘉靖年间的大雅诗社而设立的,大雅堂是有江阴刘光济、季科等人成立的。上联写大雅堂诗社的宗旨是为了谈诗论道、弘扬文化;下联意思要报国,扬正气,抨击当时严嵩。大雅堂成为继明末东林党人之前又一进步文学团体。

椒山亭是个单间小方亭,棋盘吊顶,攒尖屋顶、它处于园中最高点,站在此处可以一览全景。此亭是为纪念明嘉靖年间,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杨继盛。杨继盛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联传世。他与海瑞、沈练都以敢于直谏而名扬天下。


我们来的时候正遇到天降大雨,来之就顺之。公园大门的对面有个收费停车场,也挺方便。

来兴国园,主要目的是为了看古塔。兴国塔是公园最核心的景点,位于江阴城西南角,几经兴废,而古塔犹存,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现高42.24米,已向东北倾斜。


兴国塔始建于宋初太平兴国(976——983)年间,原是太平兴国教寺的七级浮屠,是楼阁式塔,这种塔型在中国古塔中历史最悠久、建筑最高大、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兴国塔也是多灾多难。元朝至正年间遭到战火毁坏,明正统年间明洪武十七年(1384)修复,塔身增为九级。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兴国寺被毁,兴国塔被损,仅留下兴国塔砖石结构的塔身。民国14年(1925)1月26日,在军阀混战的“乙丑围城”中,兴国塔再次遭受劫难,塔顶受炮火击中。

宁死不屈,兴国塔也代表江阴人的坚强性格。江阴抗清守城81天,城破后清兵连杀10天,全城无一人投降。战斗中城内死者9.7万人,城外死者7.5万人,民性刚烈的江阴人民抗清史篇,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并称为“南明三惨”。



戏台

经幢亭里面的太平兴国石经幢,由经幢基石、浮雕八力神、宝相花、八佛像、仰莲等须弥座及八棱形幢身、缠枝牡丹花宝盖、浮雕斗拱、宝顶等叠成。

里面昏暗不清,只拍了底部。整个经幢具有宋代石刻艺术风格,座基为八角莲瓣型,高1.5米,周身遍刻陀罗尼经,字迹已漫漶不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宁死不屈,兴国塔也代表江阴人的坚强性格。江阴抗清守城81天,城破后清兵连杀10天,全城无一人投降。战斗中城内死者9.7万人,城外死者7.5万人,民性刚烈的江阴人民抗清史篇,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并称为“南明三惨”。



戏台

经幢亭里面的太平兴国石经幢,由经幢基石、浮雕八力神、宝相花、八佛像、仰莲等须弥座及八棱形幢身、缠枝牡丹花宝盖、浮雕斗拱、宝顶等叠成。

里面昏暗不清,只拍了底部。整个经幢具有宋代石刻艺术风格,座基为八角莲瓣型,高1.5米,周身遍刻陀罗尼经,字迹已漫漶不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云楼面池背塔,是兴国园中纪念清代江阴籍大词人蒋春霖的地方。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阴城内蒋家巷人,为苏北东台一任盐官。他自编词集,以水云楼为名,《水云楼词》极为悲凉凄婉,史家对之评价很高,称“词中杜甫”,与纳兰性德、项鸿柞齐名,并称为“词坛三鼎足”。


大雅堂悬山顶,厅内有楹联:“以诗会友,大雅作,直是书人本色;议论朝政,正气扬,方称东林前辈。”大雅堂纪念明嘉靖年间的大雅诗社而设立的,大雅堂是有江阴刘光济、季科等人成立的。上联写大雅堂诗社的宗旨是为了谈诗论道、弘扬文化;下联意思要报国,扬正气,抨击当时严嵩。大雅堂成为继明末东林党人之前又一进步文学团体。

椒山亭是个单间小方亭,棋盘吊顶,攒尖屋顶、它处于园中最高点,站在此处可以一览全景。此亭是为纪念明嘉靖年间,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杨继盛。杨继盛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联传世。他与海瑞、沈练都以敢于直谏而名扬天下。

“上湖草堂’门额是清代中期著名大书法家尹秉绶的八分体隶书集字,古拙清雅.两旁抱柱上写道:“草堂逸老,诗文满朝,先后辉映传佳话;五世登科,乔梓清风,乡人争说葛母坟”。上湖是葛氏的居住地。葛氏五代的时候为躲避战乱从淮南迁至江阴,后定居在江阴青阳上湖即芙蓉湖畔,葛氏家族首开工阴家庭文化的先河;子孙诗文传代,在宋代家族中竟有33人中进士,被称为“五世登科”。



沧州轩是为了纪念沧州诗社和发起人许学夷而建,沧州诗社是明万历年间许学夷发起和组织的,许学夷是徐霞客的岳丈,许学夷写的《澄江八景》也广为人知,学政衙署遗址中的墨华榭碑廊里就刻有许学夷的《澄江八景》。

芥舟,《庄子·逍遥游》:“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沧州轩是为了纪念沧州诗社和发起人许学夷而建,沧州诗社是明万历年间许学夷发起和组织的,许学夷是徐霞客的岳丈,许学夷写的《澄江八景》也广为人知,学政衙署遗址中的墨华榭碑廊里就刻有许学夷的《澄江八景》。

芥舟,《庄子·逍遥游》:“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前一篇:夏日苏南:江阴园林·适园
后一篇:夏日苏南:江阴要塞·黄山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