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东海边的蚬子
东海边的蚬子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9794积分
  • 博客访问:158,344
  • 关注人气:1,292
  • 获赠金笔:8220
  • 赠出金笔:2373
  • 荣誉徽章:元老博主图片博主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2019-07-29 06:38:56)
标签:

旅游

报恩寺

张士诚纪功碑

梅园

苏州古城区

杂谈

分类: 江苏上海
苏州北寺塔,本想这回来第一天就去,因为离住的地方不太远,可惜信息说四点半就关门,东山回来时间也迟了,只好第三天一早,乘去苏州博物馆还没开门的间隙,先来到这里。现在的信息很多也比较混乱,早来并没开门,要等到八点半。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山门前的石狮子,头发怎么像是儿童款?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寺前有一座四柱三间五楼石牌坊,坊匾上书“报恩寺”三字,背面书“北塔胜迹”四字。原建于马医科巷申时行祠前,俗称“申祠牌楼”,是明代万历四十五年为纪念内阁首辅申时行建造的。1979年“申祠石牌楼”被移建于报恩寺前,成了北寺塔的门户。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不管怎样,感觉还是很搭配。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还没到八点半就开门了,赶紧进入,一个广场。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坦胸露肚的弥勒佛,座落在大塔前。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苏州的寺院和佛塔数不胜数,城外最著名的肯定是虎丘塔,而城内的自然就是这座相传孙权为他母亲建造的北寺塔了。北寺塔可不是孤零零的一座塔,而是一整座寺庙,根据记载最早它叫做通玄寺,到了唐代开元年间,改名为开元寺。到宋朝,为了迎请佛教的圣物佛牙舍利,宋徽宗赵佶专门写了《佛牙舍利赞》一文,就成了“报恩万岁寺”。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北寺塔本身的经历着实坎坷,几次毁于战火,直到南宋成为一座八面九层中国楼阁式佛塔,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一直是苏州古城的地标和第一高度。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现存北寺塔的砖结构塔身就是构筑于当时的原物。塔身的木构部分为清末重修,已不全是原貌。此塔曾刻入南宋绍定四年(1229)的《平江图》碑中。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报恩万岁宝塔,才是它的全名。与一般塔不同的,是它的底部有一圈廊道,感觉重心很稳。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绕塔一周,估计是成了国保,不让游客登上。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塔的北面,可以进入庙堂。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东面,又是一片开阔地。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这边有观音殿,看到许多人在打扫卫生,也就没过去参观。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张士诚纪功碑,原在报恩寺山门左,19l9年移人寺内,1924年建碑亭,近代金松岑等学者对图中冠服器物作索隐考证,断定其为元代雕刻,并认为刻的是至正十九年张士诚迎接元使伯颜的场景。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自上而下画面可分四段。全图共有王者、大臣、胡客、甲士、侍卫、胡服侍从等118人之众。碑上端似额,绕以卷云纹,但框内空无一字,似被挖去者。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此碑采用深浮雕手法,琢工精细,构图严谨,建筑布局清楚,层次分明,人物面目清晰,姿态各异,现在是省保。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进入后园,苏州的寺庙,还配套园林,如同成都的寺庙都配套茶馆,瞧瞧就是很有地方特色。这里称作梅园,前面部分应该有许多梅树。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据介绍这里原本内有北斗山、大同塔、昭三墓、水池等。由于历史原因造成面目全非。现在看到的是1978年重建的。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绕过假山,看到水边有楼台亭阁。近前的叫“飞英堂”。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飞英堂东廊桥一架跨过“蒲湾”,额题“漾碧”。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桥北有一水榭向西伸入水面3尺有余,四面亭结构,榭内匾额“暗香浮动”,张辛稼题书。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水的那一端,又一座黄石假山,高达数米,山顶有亭子一座,名为“疏影横斜”,和北寺塔相辉映。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来到水的北面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上假山,俯瞰园林。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这么早,当地人就来闲坐。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从后门,来到寺庙的中轴线。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北寺塔高约76米,有9层,3层的高度约为25米,而苏州政府规定古城区所有建筑都被限高为24米,所以有了这样的一个说法:古城区所有建筑都不能高过这座塔的三层。有人说是巧合,也有人说是古城区限高就是根据这个塔的高度定的。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不管真实原因为何,限高24米这个规定让苏州古城区的风貌得以完好的保存,这在国内其他城市是很难看到的。在报恩寺内各个角度都能看见这座塔。

夏日苏南:苏州北寺塔

阅读(753)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