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中川:客家的著名侨乡

标签:
文化 |
分类: 八闽大地 |
上篇的博文,主要是介绍著名华侨胡文虎。离开虎豹别墅,边上就是荣昌楼,高大的建筑很是醒目。中川的始祖为南宋胡铨,他属于江西奉新县华林胡氏的一支,定居江西吉安芗城。胡铨的第五代万九郎,于南宋未年由赣州宁都经宁化石壁移居长汀第三街大塘背。万九郎的第三子七郎移居下洋,共历八代。传到第九代铁缘公移居中川,为中川胡氏始祖。

进入荣昌楼,很是安静,不见几个原住户。天井很大,楼中有堂。中川文化陈列馆设于荣昌楼,陈列现在有华侨西洋文物。


进入荣昌楼,很是安静,不见几个原住户。天井很大,楼中有堂。中川文化陈列馆设于荣昌楼,陈列现在有华侨西洋文物。

胡文虎先生在故乡中川村已没有直系亲属。资料显示,胡文虎先生有四位妻室,共有七个儿子、二个女儿:胡蛟、胡山(元配郑炳凤抱养,槟城)、胡好、胡仙(庶室陈金枝抱养,婚于仰光)、胡一虎、胡二虎(槟城黄玉谢所生)、胡三虎、胡四虎、胡星(香港邱秀英所生)。胡仙与胡星是女儿。胡蛟、胡好、胡二虎、胡三虎已故,胡山、胡一虎、胡四虎、胡仙、胡星分别住在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除了胡仙外,其余子女基本与故乡失去联系。

自胡铁缘公1420年肇基中川以来,胡姓子孙已历渡了六百个春秋。此地称为“枫坑”。后来,先人认为它有偏僻之嫌,便把“枫坑”改为“忠坑”。二十世纪初,有识之士认为“坑”意味着小,不够大气高雅,加上村中有哗啦啦的溪流淌过,于是又改名为“中川”。

荣昌楼有三层,每层30个房间,均匀等分构造。底层为厨房,中间是祠堂供奉祖先。二楼三楼均为住房和储藏间。

客家人的宗族观念很强。中川村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海外的华侨比家乡的人数多几倍。现中川村有2500多口人,居住在海外的华侨约一万五千人,其中马来西亚最多,有八千人左右,印度尼西亚有三千人左右,新加坡有二千人以上,其余的都分布在各地。

中川村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每人大约只有二三分田地,对绝大部分家庭来说,经济并不宽裕,所谓富翁也只是凤毛麟角。明末至清初,中川人的先祖胡海隆、胡映日等靠放木材毛竹到潮州以及种植烟叶发财,但这种情况在清末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形之下已成强弩之末。也是早就华侨众多的原因。

土楼中的水井,遇到土匪关起门来就是堡垒。

出了荣昌楼,边上就是四方形的和昌楼。楼外也有一口大水井。

村里土楼甚多,比比皆是。

溪边,有富紫楼。独创字形楼的安溪、闽候、台湾彰化三县学官(教育局长)胡旃乡,清雍正七年拔贡。他创建于1735年的富字楼,是永定土楼中唯一的“字形楼”,

富紫楼内。这里出了个水客王胡前光,中川村做水客的有十几人,胡前光是名副其实的“水客王”。七十三岁时,做水客往南洋已九十七次,乡人劝他:“不要去了,再去,老骨头就丢了!”胡前光坚持再往南洋三次,补足一百次纪录,才在家养老。胡前光的父亲因沉溺鸦片,弄得倾家荡产。胡前光不得不14岁挑担养家,17岁南渡槟城打铁,后改做水客。因生活困苦,50多岁才成家,却一连生了七个女儿,67岁才生儿子胡炎贤。胡炎贤七岁时,因母亲溺爱而不肯上学,但尝够了不识字受人欺凌的胡前光,竟用铁链锁着胡炎贤的双手送子上学,边走边声泪俱下:“不读书,不如不要了!”胡前光痛心疾首、老泪翻滚的情景,给幼年的胡炎贤巨大的心灵震动。

母鸡带着小鸡在散步。


自胡铁缘公1420年肇基中川以来,胡姓子孙已历渡了六百个春秋。此地称为“枫坑”。后来,先人认为它有偏僻之嫌,便把“枫坑”改为“忠坑”。二十世纪初,有识之士认为“坑”意味着小,不够大气高雅,加上村中有哗啦啦的溪流淌过,于是又改名为“中川”。

荣昌楼有三层,每层30个房间,均匀等分构造。底层为厨房,中间是祠堂供奉祖先。二楼三楼均为住房和储藏间。

客家人的宗族观念很强。中川村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海外的华侨比家乡的人数多几倍。现中川村有2500多口人,居住在海外的华侨约一万五千人,其中马来西亚最多,有八千人左右,印度尼西亚有三千人左右,新加坡有二千人以上,其余的都分布在各地。

中川村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每人大约只有二三分田地,对绝大部分家庭来说,经济并不宽裕,所谓富翁也只是凤毛麟角。明末至清初,中川人的先祖胡海隆、胡映日等靠放木材毛竹到潮州以及种植烟叶发财,但这种情况在清末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形之下已成强弩之末。也是早就华侨众多的原因。

土楼中的水井,遇到土匪关起门来就是堡垒。

出了荣昌楼,边上就是四方形的和昌楼。楼外也有一口大水井。

村里土楼甚多,比比皆是。

溪边,有富紫楼。独创字形楼的安溪、闽候、台湾彰化三县学官(教育局长)胡旃乡,清雍正七年拔贡。他创建于1735年的富字楼,是永定土楼中唯一的“字形楼”,

富紫楼内。这里出了个水客王胡前光,中川村做水客的有十几人,胡前光是名副其实的“水客王”。七十三岁时,做水客往南洋已九十七次,乡人劝他:“不要去了,再去,老骨头就丢了!”胡前光坚持再往南洋三次,补足一百次纪录,才在家养老。胡前光的父亲因沉溺鸦片,弄得倾家荡产。胡前光不得不14岁挑担养家,17岁南渡槟城打铁,后改做水客。因生活困苦,50多岁才成家,却一连生了七个女儿,67岁才生儿子胡炎贤。胡炎贤七岁时,因母亲溺爱而不肯上学,但尝够了不识字受人欺凌的胡前光,竟用铁链锁着胡炎贤的双手送子上学,边走边声泪俱下:“不读书,不如不要了!”胡前光痛心疾首、老泪翻滚的情景,给幼年的胡炎贤巨大的心灵震动。

母鸡带着小鸡在散步。

据不完全统计,中川土楼现存有荣禄第1座、都阃府1座、司马第2座、大夫第1座、文魁第1座、乡贤第1座、儒林第2座、荣封第5座。这些有官衔的土楼,弥散出浓郁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土楼人家的门脸与荣耀,充分表现出楼主崇尚功名、光宗耀祖的文化观念。




最后来到胡氏家庙,它兴建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曾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道光十四年(1835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和1984年因年久旧损、失火烧毁,五次重修或复建,历尽岁月的风尘沧桑。


明清两代,中川村有进士5人,举人30人,贡生123人,秀才288人,监生564人,文武仕官108人,其中有山西按察使胡应卿、山东按察使胡士鳌、云南按察使胡文、山东布政使胡明佐、翰林院编修胡峻、翰林院侍诏胡贯传、解元胡萃仁等。近现代,中川村更是创造了著名的“中川文化现象”:东南亚锡矿大王胡子春,万金油大王、爱国侨领胡文虎,东山县长中央参政员胡兆祥,艺术大师胡一川,外交家胡成放,“新闻女王”胡仙等。

中川胡氏家庙是文化最丰厚的地方。上胡氏家庙的台阶有几级?中川胡氏家庙的台阶是“九级半”。介绍说,胡氏家庙的台阶有八级是花岗石的,有一级半是青冈石的。当时的本意就是铺八级,意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想到不够高,于是就灵活地加铺了一级半的青石。如果铺九级或十级,“九”“十”与客家话“救”(要人救)“食”(吃)谐音,是不吉利的。别小看“九级半”,它是中川人的特别身份证和“四大密码”之一。

胡氏家庙的建造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鸡内腹”的故事。


中川胡氏家庙是文化最丰厚的地方。上胡氏家庙的台阶有几级?中川胡氏家庙的台阶是“九级半”。介绍说,胡氏家庙的台阶有八级是花岗石的,有一级半是青冈石的。当时的本意就是铺八级,意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想到不够高,于是就灵活地加铺了一级半的青石。如果铺九级或十级,“九”“十”与客家话“救”(要人救)“食”(吃)谐音,是不吉利的。别小看“九级半”,它是中川人的特别身份证和“四大密码”之一。

胡氏家庙的建造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鸡内腹”的故事。

胡氏家庙的后方,有山林庇佑。
前一篇:永定中川,胡文虎的老家
后一篇:梅县,塔中有塔的千佛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