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海边的蚬子
东海边的蚬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2,059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福州人物:上下杭四大金刚之蔡友兰

(2019-05-13 07:19:3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记
民国福州人物:上下杭四大金刚之蔡友兰

 

民国福州人物:上下杭四大金刚之蔡友兰


蔡大生鞭炮行的老板蔡友兰,1901 年生于莆田江口,17 岁出门远行,到福州学做生意。他的父亲与同乡林某合资开设了福晋春商号,两年后父亲病逝,林某欺负蔡友兰年少,企图独占厚利。蔡友兰早看出林某是个奸诈小人,他据理力争,断然拆股散伙,并将商行改名为“蔡大生”。蔡友兰在家乡开办桂圆焙干厂,挑选上品运往湖南,不到4 年就打败了其他同乡开的桂圆行,垄断了湖南市场,接着又在福州创办鞭炮加工场,将湖南购回的半成品鞭炮精制为“蔡大生”牌百子炮,享誉东南沿海。当时各地军阀混战,兵荒马乱,蔡友兰沉着冷静,抓住时机进军金融业,在浏阳、醴陵、萍乡等地开设钱庄,发行“纸票”,承诺可以随时兑换银元。因为信用良好,深受商家信赖,纸票的流通为蔡友兰增加了大笔流动资金。蔡友兰并没有像其他商人那样拿去放利,而是继续拓展业务,1934 年创办了福兴泉汽车运输公司,拥有上百部车辆。由于蔡友兰经营有方,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自有资金积累达30 多万银元,先后担任了福州海运商业同业公会、福州糖商业同业公会和省、市商会的理事长。抗战爆发后,山河破碎,日机轰炸导致交通瘫痪,蔡友兰的运输公司被迫停业,又卷入了国民党的低价收购骗局,最后分文未得。但蔡友兰并没有灰心,他拒绝与日伪合作,率商会同人撤往闽北继续从事运输。在南港游击队抗日时,蔡友兰突发奇想,将仓库里的鞭炮全部装进煤油箱中引爆,把鬼子吓得魂飞魄散。蔡友兰乐善好施,1943 年福州鼠疫流行,他电汇1.6 万银元从昆明购买注射疫苗,无偿分发给医院。他还非常重视教育,在兴安会馆内创办了兴安小学。1949 年初,国民党滥发钞票,币值一日数贬,商家纷纷歇业,蔡友兰建议由福州市商会担保,发放以银元为本位的辅币流通券以稳定币值。新中国成立前夕,蔡友兰拒绝前往台湾,新中国成立后又协助政府开展支前、劝募、筹资等工作,历任省、市政府委员、政协委员等职,活到90 岁才与世长辞,据说当时送葬的车队长达两公里,从麦园路排到了对湖路,场面是相当的壮观。

资料来自闽都文化研究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