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俗:娘奶陈靖姑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记 |
从小拜娘奶,福州话称母亲为“娘奶”,母亲成了神?小时候祖母没说,我们也不知道,长大了特别是79年以后,改开了,老传统又恢复了,才知道老一辈崇奉的娘奶为临水陈夫人,其名陈靖姑。
陈靖姑(公元767-791),祖籍福州仓山下度
(今福州市仓山区下渡街道)。据《闽都别记》、《福州府志》等资料记载,父亲陈昌,陈靖姑受家庭影响,十三岁去福州闾山学法,拜许真人为师,学得设礁法、驱虎斩蛇、封山破洞、斩妖捉怪、医病却瘟、解厄除灾等奇门遁甲法术,十五岁学成归来。
传说仓山龙潭角水下就是闾山大法院,法主许真君就是陈靖姑的师父。去闾山那里学得法术并获十部天书后下山,在她十六岁至二十四岁短暂的八年中,为地方除妖灭怪,特别保护妇女儿童,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后嫁给古田人刘杞。陈靖姑的传说突出体现在她舍身祈雨的中。五代后唐天成三年,二十四岁时,福州地区久旱不雨,田园于裂,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已有身孕的陈靖姑,不顾个人安危,脱胎于家中,手执宝剑和号角,到龙潭角(立于草席上祈雨,由于妖怪长坑鬼从中作怪,顿时风浪骤起,正当危急之际,其师父派来四仙女,化作四鸭姆,衔住草席,顺水漂浮至鸭姆洲。台江鸭姆洲地名由此得来。
临水夫人是陈靖姑大众化的尊称。娘奶信仰主要在福州话通行的地方:福州的五区八县、闽东、浙江的温州和福建交界的几个县、闽中、闽北,台湾以及东南亚华侨所在地。在各地民间,她还有娘、奶娘妈、夫人妈、大奶夫人、三奶夫人的昵称,并且还有顺懿夫人、慈济夫人、通天圣母、顺天圣母、平天圣母、仙天圣母、太后元君、临水陈太后等与封号相关的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顺天圣母宫观有5000多座,特别是台湾临水夫人宫观数以千计。全球的临水文化信仰者有8000多万之众,遍及26个国家和地区。
鼓楼地区在乌山等处有娘奶庙十三所。旧时,人们认为陈靖姑是管人间生育的,求子的妇女,每于农历正月十五娘奶庙祭祀时,前往祈求赐子,把供桌上花瓶中的白花取回来,俗谓“请花”。认为这样一请,就可以得子。
民间传说中,陈靖姑归天成为神仙以后,法力无边,她为世人“医病、除妖、扶危、解厄、救产、保胎、送子、决疑”,妇女儿童有什么灾难都会去求她,就这样,陈靖姑成为了天下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且,一切人都是从婴幼儿长大成人的,所以这位庇佑人们降生和成长的女神,理所当然地便被天下人视为共同的母亲了。
福州老人们更是如此,我们一出生,就要认娘奶,一直到14岁。我女儿也是,时间到了,到娘奶庙谢恩,拜谢十四年的辛苦照料。


因为陈靖姑自己实际上是死于产难,所以传说她临死的时候发誓“吾死后不救世人产难,不神也!”,英灵升天之后,她补学了救产、保幼之术,成为了"救产护胎佑民"的女神。
古田的临水的祖庙我们八十年代就去过,那时候山高路远,来回要一天。福州的龙潭角临水宫,更是去过多次。
古田临水宫
前一篇:福州风俗:生日与寿庆
后一篇:岳阳风俗:婚礼送亲,娘家人当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