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2019-03-15 06:53:15)
标签:

旅游

禹稷行宫

铁门关

武汉长江大桥

龟山

分类: 鄂豫齐鲁
武汉来过多次,著名的地方基本都去过,听说晴川阁重建好了,就请同学带过来。车子停在铁门关附近的酒店里,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重修,张之洞为了建造汉阳铁厂,于1891年拆除了铁门关,现在看到的是1990年12月复建的。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进入晴川阁景区,现在免费。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年前,还是梅花盛开的日子,可惜天公不给力。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三楚胜境,一笔点睛。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这里的石狮子比较瘦长,或许是哪里移来的。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荆楚雄风碑,此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为荆南观察使李拔所书。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阶梯上去就是禹稷行宫(禹王宫),本名大禹庙,是武汉地区现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构建筑。这一片是龟山东麓的禹功矶,是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也是武汉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建筑。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正立面为砖体牌楼式(四柱三楼三门)面墙,和见过的屈原庙的外形类似。“锡范”,是歌颂大禹的,源于《尚书》“天乃锡(赐)禹,洪范九畴”,意思是上天赐予大禹治理天下的方法。 “陈常”,是赞誉后稷的,典出《诗经》“思文后稷......陈常于时夏”,意思是有文德的后稷......遍施农政于华夏。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禹稷行宫前的无字碑是明代的遗物,用整块的汉白玉雕刻而成。1983年出土时是断裂的,经修复成现状。四周还有现代书法家写的歌颂大禹的苏东坡《禹柏》:谁种殿前柏  僧言大禹栽  不知几千载  柯干长苍苔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杜甫《禹庙》:
禹庙空山里  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  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壁  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  疏凿控三巴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天井两厢如廊式,均为单坡屋面。行宫屋面盖青小瓦,檐头屋脊装饰沟头、滴水、脊吻、坐兽等。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崭新的行宫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院落式建筑。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内廊,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大殿天井,中置大鼎,左铁牛,右古钟。沙孟海匾书:万世蒙泽。刘海粟楹联:三过其门 虚度辛壬癸甲, 八年于外 平成河汉江淮。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大殿内,大禹呈秦汉帝王,不太像远古洪荒时期的人物。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后面这尊后稷,倒是比较符合想象中的。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禹王宫前面就是著名的晴川阁。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山高水长。晴川阁主楼,又称晴川楼。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当时汉阳知府范之箴倡议兴建,取唐代诗人崔颢登黄鹤楼写下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中“晴川”二字命名。历史上晴川阁屡毁屡建。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重建晴川阁记。1983年,有关方面在重修黄鹤楼的同时,依照清光绪年间的样式修复了晴川阁。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阁前就是长江。武汉长江大桥,再次相见。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晴川阁的历史虽然没有黄鹤楼、岳阳楼那样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独特的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的优美造型以及诸多文人名士的赞咏,使它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晴川阁匾,赵朴老所书。整座阁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其规制略有扩大,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登阁参观,后面就是著名的龟山。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这一面,可以看到武汉长江大桥的公路引桥。近前大脊两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瓦;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飞檐走壁,依山就势。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下了晴川阁,后面还有禹碑亭。禹碑为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所刻。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来到铁门关上,它也是重建的。明代末年,铁门关被毁,仅剩土基墙座,清初在残存的土基上建关帝庙,民国初年因战乱,铁门关遗迹连同庙宇一起成为废墟。1990年重建。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看大桥,很直观了。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如果有时间,可以从这里登上龟山。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张之洞题的,翼际雄关。阁楼内据说是三国人物故事。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晴川碑廊,“第一山”,好像是米芾的手迹。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龙门山全图,图上刻有“咸丰乙卯仲春”、“明轩前臣道人李玉堂画”字样,表明绘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 由探卿武骥珠跋、韩城陈武道书写文字说明(550余字);道人李玉堂摹绘、稷山赵英秀镌;窝玉、同心石厂承办立碑。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九州山川实证总图,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 本图选自《禹贡山川地理图》一书中,图中主要表示了《禹贡》中山、河、湖、海及冀、兖、青、徐、杨、豫、荆、雍、梁九州界域及内容,并采用古代地图传统形象绘画法,以文字注记区别古今内容,将九州用阴文,宋代建置用阳文,地名套以黑圈,山河名加方框,河道变迁处辅以文字说明。地图刻工精细印制清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墨印地图实物。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龟蛇碑,是陕西药王山石刻中著名碑石之一,古今向来使人欣赏赞叹。“龟蛇”碑是道教的产物,为真君所书。真君,即道教金元时期的全真教“七真子”谭处端,山东人。他是个擅长书法和颇具功力的道士。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黄河图说,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理河道刘天和刻制了黄河图说碑,此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黄河图说碑以精细的笔画,详尽地描绘了黄河以及运河、沁河、卫河、汶河的河道,标明了黄河故道、堤防、决溢、黄运交汇等地理位置。图说的右上、左上、左下角分别摹刻了刘天和撰写的《国朝黄河凡五入运》、《古今治河要略》、《治河意见》三文,近四千言,较全面地反映了刘天和的治河思想。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长长的碑廊,都是赞颂晴川阁和咏江诗句。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仰望晴川阁,高高在上。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朝宗亭,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于此。《尚书·禹贡》中有大禹治水“江汉朝宗于海”的说法。清末在武汉境内分别设立“江"、"汉"、"朝"、"宗”四关,管理长江、汉水水上交通运输,即渊源于此。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山高水长碑,这个是明朝遗民毛会建,康熙甲辰行醉日,用竹叶写的字。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绕阁一周,感受精彩。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梅花时节,更添美感。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在武汉期间,食宿都在光谷新区,因为同学方便,我也方便。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光谷地区,很是时尚,有的是地方吃喝。酒足饭饱,开心生活。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节前湖北:武汉晴川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