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湖北:随州博物馆·曾国迷踪·上

标签:
曾国隋国噩侯方罍扉棱提梁卣兽面扉棱尊 |
分类: 鄂豫齐鲁 |
来随州,就因为这里没来过,加上有著名的擂鼓墩墓葬群出土文物。随州博物馆就建在墓葬群的边上,很有想法的建筑。
曾国迷踪。文献中未见曾国,却有一个与曾国在姓氏、疆域、年代诸方面均十分吻合的随国,而且,在随国的都城附近,竟然发现了曾国国君和朝臣的墓葬。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如曾和随为两国,何以在一地?如曾和随为一国,何以有二名?这的确是一个难解之谜。至今为止虽然解释很多种,但没有一个完全信服的证据。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
弦纹鼎
汉东之国随为大,意思是汉水东面的众多国家中隋国最大,出处是《左传·桓公六年》《古文观止·季梁谏追楚师》。当时随国为一诸侯国,附庸在楚国之下,附近有陈国、蔡国、唐国等。自西周后,“随”这一古地名得以流传下来。隋文帝杨坚曾在此封地,隋朝亦因随州而命名。


曾国迷踪。文献中未见曾国,却有一个与曾国在姓氏、疆域、年代诸方面均十分吻合的随国,而且,在随国的都城附近,竟然发现了曾国国君和朝臣的墓葬。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如曾和随为两国,何以在一地?如曾和随为一国,何以有二名?这的确是一个难解之谜。至今为止虽然解释很多种,但没有一个完全信服的证据。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
弦纹鼎
噩侯方罍
西周
安居羊子山出土
铜罍是大型盛酒器,存世数量少,方罍更属珍稀礼器。此罍盖呈庑殿形,捉手为双鸟首。口沿饰夔纹,肩部饰夔龙纹、涡纹并接铸一立体吐舌兽首,侧面接铸兽首衔环耳,扉棱做凤鸟形。盖面、腹部的主体纹饰为兽面纹,细致的眉毛、高浮雕耳廓均较罕见。圈足饰一首双身龙纹,系表现龙的正面和两个侧面。此罍一方面用细致的兽面纹辅以夸张的扉棱和辅助纹饰尽显张扬,另一方面兽面纹省略了两侧身躯,整器没有地纹,将西周铜礼器的简约风和南方的浪漫气质融为一体,堪称佳作。圈足下拴有一铃,体现了礼与音相和的思想。盖内有七字铭文“噩侯作厥宝尊彝”。

安居羊子山出土的三件西周青铜器出脊兽面纹提梁卣、方罍和尊值得特别关注,其“兽面”图案之独特,在于眼睛的表现方式很写实,浓眉杏眼,似含笑意,与通常的“饕餮纹”比,少了几分狞厉之像,在青铜器纹饰中堪称另类。
噩侯方罍(细部)


安居羊子山出土的三件西周青铜器出脊兽面纹提梁卣、方罍和尊值得特别关注,其“兽面”图案之独特,在于眼睛的表现方式很写实,浓眉杏眼,似含笑意,与通常的“饕餮纹”比,少了几分狞厉之像,在青铜器纹饰中堪称另类。
噩侯方罍(细部)

牛首形兽面
西周 义地岗出土
前一篇:节前湖北:随州神农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