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博物馆:海派巨擘——任伯年绘画作品展
标签:
文化任颐海上画派风尘三侠图仕女观梅图 |
分类: 关外东北 |
再来东北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辽宁省博物馆。它的地址在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离桃仙机场不远,而且是下午五点的厦航飞机,想大半天时间看博物馆,有空还可以参观隔壁的科技馆。所以拖着行李9点半我们就来了,想不到后来单单博物馆都没时间看完。

老子授经图
此画中任伯画牛,疏密感与体积感跃然纸上。刻意体现牛眼向上观望,以暗示老子布道之精彩。

麻姑献寿图

炼丹图

支遁爱马图
此图作于任伯年37岁时。右侧大笔渲染一丛芭蕉,支遁扶杖伫立其下,观赏骏马。马则扬蹄作回首状。人物画法颇有陈老莲派遗风,而马以写意法绘就。

“三阳开泰”此图作于任伯年35岁时。图绘三只羊立于青石与兰花前,动态、毛色各不相同。


新秋浴鹅图
此画作于任伯年31岁时,图绘一株高大苍老的枫树,枝上残留几片红叶,树根旁以细线画藤茎与花瓣,看似平淡、自然,也包含着微妙的变化。

海派巨擘——任伯年绘画作品展
任颐(1840年-1896年),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自幼随父卖画,后从任熊、任薰学画,后居上海卖画为生。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杰"之一。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格调清新。
展览分为“艺术成就”、“师承起源”、“游历交友”、“后世影响”四个部分,共展出任伯年及其相关艺术家绘画精品98件(组),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全面展示任伯年的艺术人生。展览中欣赏到反映任伯年个性鲜明艺术风貌的代表作品,如早期《东津话别图》《任淞云像》,中期《山水花卉人物屏》《仕女观梅图》以及晚期《钟进士斩狐图》《赵德昌夫妇像》等,通过任伯年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体会其绘画臻入化境的笔墨趣味以及雅俗共赏、清新隽逸的独特风格。同时,还能欣赏到与任伯年相关的艺术名家的精品佳作,如陈洪绶《仕女图》、虚谷《设色菊花图》、吴昌硕《花卉图》、任预《秋山行旅图》等。
雀声藤影图
1888年
幽鸟鸣春图
赤壁夜游图
任伯年花鸟屏
1884年
任伯年花鸟屏
1884年
屏一 碧梧栖凰图
屏二 水仙双鸟图
屏三 梅竹山禽图
屏四 双鹤图
仕女观梅图
梅妻鹤子图
四猫图
山水花卉人物屏
此图作于任伯年40岁。修身与求仕是古代文人生活的两大主题,他的作品常有这类表达。画面由枫与猴组成,用谐音寓意“封侯”。
此图作于任伯年38岁时。一高士一武士与两只孔雀,刻画精致,神形兼具。
此图作于任伯年41岁时。取材于唐代文虚假杜光庭所著《虬髯客传》,他是为擅长画送别题材的高手,不厌其烦地创作《风尘三侠图》,在清末的人物画坛上影响颇大。

此图作于任伯年38岁时,上有胡公寿、汤埙伯、张熊、吴淦题跋。画中人物冯畊山为当时社会名士。胡公寿、张熊为当时海上画坛大家,汤埙伯、吴淦为著名书家。在友人的提携下,他在较短时间内身价倍增,画名远扬。

此图作于任伯年38岁时,上有胡公寿、汤埙伯、张熊、吴淦题跋。画中人物冯畊山为当时社会名士。胡公寿、张熊为当时海上画坛大家,汤埙伯、吴淦为著名书家。在友人的提携下,他在较短时间内身价倍增,画名远扬。

老子授经图
此画中任伯画牛,疏密感与体积感跃然纸上。刻意体现牛眼向上观望,以暗示老子布道之精彩。

麻姑献寿图

炼丹图

支遁爱马图
此图作于任伯年37岁时。右侧大笔渲染一丛芭蕉,支遁扶杖伫立其下,观赏骏马。马则扬蹄作回首状。人物画法颇有陈老莲派遗风,而马以写意法绘就。

“三阳开泰”此图作于任伯年35岁时。图绘三只羊立于青石与兰花前,动态、毛色各不相同。

任伯年花鸟屏
1873年 纸本设色
之一 蕉石孔雀
之二 芙蓉双鹅 之三
松鹤 之四 柏树桃花锦鸡

新秋浴鹅图
此画作于任伯年31岁时,图绘一株高大苍老的枫树,枝上残留几片红叶,树根旁以细线画藤茎与花瓣,看似平淡、自然,也包含着微妙的变化。

任伯年(与胡公寿合作) 任淞云像轴
前一篇:东北十日:沈阳·北塔法轮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