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衢州:开化·钱江源·霞山村

标签:
旅游裕昆堂爱敬堂马金溪厅后人家 |
分类: 浙江安徽 |
到了开化原计划要去钱江源,站在高处拍一下县城的全景,就下来驱车一路往西北,寻找钱江源去了。百度地图和车载地图都显示距离县城有30多公里的距离,看时间还够。

到了所谓的地方,就看到一个大水库。原来这里只是钱江源的水湖景区。

这座水库是1981年建成的,把水库建成景区,这几年比较时髦,不过这里只是作为休闲地,少有商业开发。

大太阳下,也不能多走,不过,在水库边,还是比较惬意。




或许是来的不是季节,这里没几个游客。水上活动设施,除了这个浮桥,没看到其他。

到水面上走走也不错。


水库边的厅后人家,可能是水库移民的安置点,现在又进行了美丽乡村的改造,成了农家乐的集散地。

到里面问钱江源景区,说如果去峡谷还要30公里左右,想想又累了两天了,就打消了念头,回程。

因为有了空闲的一段时间,就顺路拐到霞山村转转。村口小溪上的木头桥,仿佛又到了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景观地。马金溪绕村而过,古代可乘木船或撑木排直达杭州。

高大的风火墙,徽派十足。


转了一半圈,到不到什么东西,这下横穿,再走走瞧瞧。

看到了爱敬堂。这属于郑氏支祠,说是第三房。

祠堂的形制均为五开间,天井庭院形式,一般分戏台、享堂、寝殿三进,庭院和建筑的尺度往往比民居大得多。


爱敬堂建于明代,现在是文保单位。



到了所谓的地方,就看到一个大水库。原来这里只是钱江源的水湖景区。

这座水库是1981年建成的,把水库建成景区,这几年比较时髦,不过这里只是作为休闲地,少有商业开发。

大太阳下,也不能多走,不过,在水库边,还是比较惬意。




或许是来的不是季节,这里没几个游客。水上活动设施,除了这个浮桥,没看到其他。

到水面上走走也不错。


水库边的厅后人家,可能是水库移民的安置点,现在又进行了美丽乡村的改造,成了农家乐的集散地。

到里面问钱江源景区,说如果去峡谷还要30公里左右,想想又累了两天了,就打消了念头,回程。

因为有了空闲的一段时间,就顺路拐到霞山村转转。村口小溪上的木头桥,仿佛又到了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景观地。马金溪绕村而过,古代可乘木船或撑木排直达杭州。
老街有店号数十家,现在依稀可辨的有“花酒发兑”、“酒坊茶馆”、“南北布匹”、“南货贡面”、“南北杂货”等商铺店号字迹。店铺多为二层砖、石木徽派建筑,一般每户三间门面,店面出檐长。梁架及牛腿雕饰精美,有的外檐随梁柱雕刻精美木灯笼,造型别致。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或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




普通民居建筑布局沿马金溪自上而下与老街呈垂直排列。平面多为两进的二层砖、石木结构,三合土地面。两进间有天井,用于采光、积水和通风用。建筑的门楼上大多有精美的砖雕,朴拙古雅。屋面都为硬山顶,且多有风火墙。屋内梁架、牛腿等木构件雕工精细,玲珑剔透,雕刻内容丰富。


因为只是转转,所以没有刻意,先沿着大的弄堂走进村落。不少有历史的大房子都关着门。

高大的风火墙,徽派十足。


转了一半圈,到不到什么东西,这下横穿,再走走瞧瞧。

看到了爱敬堂。这属于郑氏支祠,说是第三房。

祠堂的形制均为五开间,天井庭院形式,一般分戏台、享堂、寝殿三进,庭院和建筑的尺度往往比民居大得多。


爱敬堂建于明代,现在是文保单位。


汪氏宗祠是古村最大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共有大戏台、大厅、后堂三进。门面有鹿嚼草等知恩图报等内容的壁画,祠堂内的牛腿雕刻精细,均取材于瑞兽、瑞禽、花草、戏曲故事,工艺水平较高,门前的“汪氏宗祠”和堂内“槐里堂”七个大字庄严凝重,系名人于右任手书。


感觉是近年修缮过,廊下的草龙很有特色。


裕昆堂的正面,也只有这里,还能显出古朴。



感觉是近年修缮过,廊下的草龙很有特色。


裕昆堂的正面,也只有这里,还能显出古朴。

前一篇:盛夏衢州:开化·根宫佛国·下
后一篇:盛夏衢州:常山三衢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