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齐鲁:威海·刘公岛·博览园

标签:
旅游鲸馆英租威海卫历史望海楼刘公庙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刘公岛有个博览园,从甲午战争陈列馆出来,就对着它的正门。因为上了刘公岛,门票就包含它,所以就顺路参观。门楼以大型石雕和水景烘托出四海升平的主题。

进到博览园,首先就是刘公庙。刘公岛嘛,从名称上看,自然来自刘公。刘公是谁?说是东汉少帝刘辩之子。信不信由你。

正殿里供奉的是刘公刘母两位老人,东西两侧分别为《汉末皇室浩劫图》、《刘公齐鲁漂泊图》,讲述了刘公、刘母的身世及漂泊刘公岛的传说。


不管这故事是真是假,但雕塑的作品,做工倒是很精美。


中轴线,有中华海坛,海坛正前方是精雕的56条龙,象征着56个民族一脉相连;正中是高16.8米的定海神珍,上方镶嵌的是一枚直径1.6米的硕大夜明珠。为啥叫神珍而不是神针,有点费解。

定海神珍的底部,是四海龙王。

望海楼,据说原为武则天东巡所建。现在的望海楼,从一至四层,分别冠以春、夏、秋、冬、福、禄、寿、喜组合厅名。楼内汇集了我国二十多位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杰作,还可望海观景揽胜。


看看这里展出的大师作品:云龙花瓶木雕

铜雕鋶金《五福临门》

《武则天东巡》

石雕《将军宴》

立体贝雕《牡丹》

山水木石雕

景泰蓝《羊宝灯》

进到博览园,首先就是刘公庙。刘公岛嘛,从名称上看,自然来自刘公。刘公是谁?说是东汉少帝刘辩之子。信不信由你。

正殿里供奉的是刘公刘母两位老人,东西两侧分别为《汉末皇室浩劫图》、《刘公齐鲁漂泊图》,讲述了刘公、刘母的身世及漂泊刘公岛的传说。


不管这故事是真是假,但雕塑的作品,做工倒是很精美。


中轴线,有中华海坛,海坛正前方是精雕的56条龙,象征着56个民族一脉相连;正中是高16.8米的定海神珍,上方镶嵌的是一枚直径1.6米的硕大夜明珠。为啥叫神珍而不是神针,有点费解。

定海神珍的底部,是四海龙王。

望海楼,据说原为武则天东巡所建。现在的望海楼,从一至四层,分别冠以春、夏、秋、冬、福、禄、寿、喜组合厅名。楼内汇集了我国二十多位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杰作,还可望海观景揽胜。


看看这里展出的大师作品:云龙花瓶木雕

铜雕鋶金《五福临门》

《武则天东巡》

石雕《将军宴》

立体贝雕《牡丹》

山水木石雕

景泰蓝《羊宝灯》
博览园内的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整个参观的路线像一个隧道。弯弯曲曲中展示了“威海卫土地上的国中之国”、“常备不懈的军事控制”、“难圆的第二香港梦”、“欧风东渐”、“坎坷归途”共五个部分。通过场景复原、幻影成像、高分子蜡塑等先进手段,将英租威海卫这段历史展现得淋漓尽致,把一幅独特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威海卫的回归无疑占有重要篇章。北洋政府与南京政府,都曾为收回威海卫做出过程度不同的努力,回归之路历尽坎坷。1930年4月18日,历时八年的回归谈判以南京政府的一再妥协而告终,双方代表签订了《中英交收威海卫专条》。同年10月1日,中英双方在威海卫行政公署举行了接收典礼,庄士敦在归还仪式上宣读归还条约,馆内通过雕塑再现了当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