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齐鲁:青州博物馆·三

标签:
香山汉墓古字画李煦仇英黄慎杂谈 |
分类: 鄂豫齐鲁 |
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文物展
2006年,香山汉墓陪葬坑发掘之后,共清理陶俑、陶器2000余件,青铜质、铁质武器2000余件,因陶器、陶俑彩绘保存完好,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被评为2006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此次展览共展出香山汉墓陪葬坑经修复保护后的出土文物69件,全部为陶制,其中陶器18件,陶俑51件,包括男俑、女俑及陶制马、狗、鸡、羊等动物俑。

香山汉墓陪葬坑中出土陶俑数量达1000多件,另有数百件陶礼器及生活用器。陶俑种类丰富,造型各异,包括仪仗俑、牺牲俑、家禽俑三类,具体有人、马、牛、羊、猪、狗、鸡等。
人俑可分为骑俑、立俑。立俑有大、中、小三种,前两种皆男俑,后者为女俑和兵俑。人俑的衣冠服饰总的来看保存较好,服饰颜色有紫、粉红、黄、粉青、黑色等,丰富多彩,其中骑俑的服饰最为鲜艳华丽。人俑形态逼真,面容清晰,五官、胡须、冠服细节等表现手法极具真实感和艺术性。如俑的冠帽带,有的是在俑下颌处用紫褐色彩绘勾勒而成,有的则是用泥条粘贴在俑下巴上。女俑比较小巧,发髻宛然,身肢婀娜。俑头和身分别制作,小俑一般直接黏合成体,然后烧造,大俑多数分别烧造,然后用胶黏结起来。


陶马按形体的大小分为两种,较大的马一般与等级高的骑俑相配,其中配在陶车前的马最为高大健硕。马有枣红、白、黑、花等数种色彩,大多数彩绘保存较好,马具马饰一应俱全。鼻、眼、耳、尾等非常逼真。



陶器种类丰富,主要包括鼎、盒、卮、耳杯、刀等,但残损较为严重,器表一般施彩绘,有朱、紫等色,组合成以云气为主的图案,大部分已剥落。


出土的彩陶卮呈圆筒状,平底,胎体较薄,有三蹄形足。整体漆层打底,再彩绘卷云纹,主要有白、红、紫等颜色。

前一篇:初夏齐鲁:青州博物馆·一
后一篇:初夏齐鲁:青州博物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