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苏行:徐州汉文化景区 水下兵马俑 竹林寺
标签:
兵马俑狮子山骆驼山比丘尼公园 |
分类: 江苏上海 |
汉文化景区的水下兵马俑是国内首座建筑于水中的博物馆。该馆建筑在五号、六号兵马俑坑的原址上,形状为两座方形桷斗状建筑。建筑所在处曾出土过骑兵俑坑和马俑坑,后因当时砖瓦厂施工建设,俑坑被破坏,坑内陶俑已被悉数取出。水下兵马俑馆展出了复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复的兵马俑。

雨中观水,上上下下都是水。春天的水边,还有冬日的残留。

狮子山这潭水,怎么来的?如果一直在水下,当年是如何发现的?找到资料,是这么介绍的:北侧的两条骑兵俑坑自1987年发掘之后,一直淹没于潭水之中。为将徐州汉兵马俑坑跨越全貌完整地展示给世人,2005年政府决定在两条骑兵俑坑原址上兴建水下兵马俑陈列馆。该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2006年4月30日建成并对外开放。

从弯曲的桥,走过去,这样的展厅比较特别。


雨中观水,上上下下都是水。春天的水边,还有冬日的残留。

狮子山这潭水,怎么来的?如果一直在水下,当年是如何发现的?找到资料,是这么介绍的:北侧的两条骑兵俑坑自1987年发掘之后,一直淹没于潭水之中。为将徐州汉兵马俑坑跨越全貌完整地展示给世人,2005年政府决定在两条骑兵俑坑原址上兴建水下兵马俑陈列馆。该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2006年4月30日建成并对外开放。

从弯曲的桥,走过去,这样的展厅比较特别。

五号俑坑:五号俑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3.5米,南北宽约3.5米,坑体东端深0.5米,西端深0.7米。坑内绝大部分陶俑未被组合成形即被散乱地埋于俑坑各处。后经整理修复,此坑中埋藏的皆为陶马和骑兵俑,推断为一座骑兵俑坑。此外还在俑坑中发掘出若干板瓦、筒瓦等汉代建筑材料以及五组用自然石块做成的对称石柱础,推测为当年建造俑坑时搭建在坑体上的临时建筑物。五号坑散乱陶俑的出土,说明当时俑坑是在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被草草封埋的。此坑为原址复原。

六号俑坑:位于五号俑坑东侧,坑体位置较高,早年曾遭受严重破坏,但出土有骑兵俑及马俑残片,证明这是一座骑兵俑坑。它与徐州汉兵马俑的一、二、三、四、五号坑一样,均为楚王陵园的地下军阵。这里展出的是复制品。


其后,是骆驼山,有山有水,就是风景。

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修得这么豪华,不见游客,也没看到开门。


再过来,是竹林寺的钟鼓楼了。

竹林寺,徐州八大古寺之一,坐落于徐州市和平大桥东首的骆驼山,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历史。现在看到的竹林寺是新的寺庙,于2009年9月落成开放。

竹林寺初名青园寺,净检法师应邀驻锡青园寺,晋穆帝“敕改”为竹林寺。据南朝梁朝宝唱所撰《比丘尼传》记,中国第一个依戒律削发受戒的比丘尼是洛阳竹林寺的净检。净检俗姓仲,名令仪,彭城人。洛阳竹林寺是中国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徐州竹林寺则是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

中国第一,所以这里有了塑像,展现世人。净检法师的法相,底座内外各有24瓣莲花,象征24岁出家。

与其他地方寺庙不同,这里建有刘英、笮融纪念阁,这两位都是为徐州佛教做出贡献的人,楚王刘英是刘秀之子,晚年信奉佛教,开创了以徐州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佛教流传的局面,也使得徐州成为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城市之一。东汉末年,笮融参加黄巾起义失败后,投靠徐州刺史陶谦。他信奉佛教,在任期搭建佛寺,寺庙之大可容纳数千人。

毕竟是尼姑修道的场所,洁净异常。上山,有291台阶,又和祖师婆婆有关。

骆驼山上看狮子山。现在统一整合成汉文化景区。

山顶,主要是大殿。观音阁还在修建。

现在的主持是来自上海的明道法师,据说是空姐出身。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一样可以看透人生,彻底的觉悟。

从东路下山,经过很新的刘世宗祠,姓刘的可以来拜拜祖先,我们不是,路过。汉文化景区到了这一片,就是普通公园的模样了。

空气好,散步不错。



特地按路标找到楚王后陵的地方,以为和楚王陵一样。

进去,也就是一个封土堆。据说还没批准挖掘,现场参观意思不大。

沿着园林走一圈,出门。

六号俑坑:位于五号俑坑东侧,坑体位置较高,早年曾遭受严重破坏,但出土有骑兵俑及马俑残片,证明这是一座骑兵俑坑。它与徐州汉兵马俑的一、二、三、四、五号坑一样,均为楚王陵园的地下军阵。这里展出的是复制品。

水潭边上,有汉画馆(另外发博)。黄色的植物,那是他们告别冬天的展示。

其后,是骆驼山,有山有水,就是风景。

汉画像石解密体验馆,修得这么豪华,不见游客,也没看到开门。


再过来,是竹林寺的钟鼓楼了。

竹林寺,徐州八大古寺之一,坐落于徐州市和平大桥东首的骆驼山,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历史。现在看到的竹林寺是新的寺庙,于2009年9月落成开放。

竹林寺初名青园寺,净检法师应邀驻锡青园寺,晋穆帝“敕改”为竹林寺。据南朝梁朝宝唱所撰《比丘尼传》记,中国第一个依戒律削发受戒的比丘尼是洛阳竹林寺的净检。净检俗姓仲,名令仪,彭城人。洛阳竹林寺是中国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徐州竹林寺则是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

中国第一,所以这里有了塑像,展现世人。净检法师的法相,底座内外各有24瓣莲花,象征24岁出家。

与其他地方寺庙不同,这里建有刘英、笮融纪念阁,这两位都是为徐州佛教做出贡献的人,楚王刘英是刘秀之子,晚年信奉佛教,开创了以徐州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佛教流传的局面,也使得徐州成为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城市之一。东汉末年,笮融参加黄巾起义失败后,投靠徐州刺史陶谦。他信奉佛教,在任期搭建佛寺,寺庙之大可容纳数千人。

毕竟是尼姑修道的场所,洁净异常。上山,有291台阶,又和祖师婆婆有关。

骆驼山上看狮子山。现在统一整合成汉文化景区。

山顶,主要是大殿。观音阁还在修建。

现在的主持是来自上海的明道法师,据说是空姐出身。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一样可以看透人生,彻底的觉悟。

从东路下山,经过很新的刘世宗祠,姓刘的可以来拜拜祖先,我们不是,路过。汉文化景区到了这一片,就是普通公园的模样了。

空气好,散步不错。



特地按路标找到楚王后陵的地方,以为和楚王陵一样。

进去,也就是一个封土堆。据说还没批准挖掘,现场参观意思不大。

沿着园林走一圈,出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