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抟泥幻化—院藏陶瓷精华展 二

标签:
汝窑定窑南宋官窑吉州窑耀州窑 |
分类: 港澳台湾 |
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北宋汝窑瓷器无疑是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种瓷器,作为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其所产汝瓷向来为帝君之傲、藏者之梦、艺匠之模。汝窑为北宋宫廷烧制瓷器历时不久,又经北宋未年金人南侵,因而南宋人就已有“近尤难得”之叹,流传至今者不足百件,且多为世界著名博物馆所藏,故每一件北宋汝窑瓷器都是国宝,价值连城。
北宋 汝瓷椭圆小洗

金 定窑
划花龙纹盘

北宋-金 定窑
北宋 定窑
划花萱草盒
印花玫瑰纹花口碗

北宋 汝窑
青瓷奉华纸槌瓶

北宋 汝窑
青瓷水仙盆

南宋 官窑
青瓷尊

南宋 官窑
青瓷弦纹樽

南宋 官窑
青瓷琮式瓶

宋
黑釉鹧鸪斑碗


南宋 吉州窑
黑釉叶纹碗

宋-金 耀州窑
黑釉棱线罐

金 北方窑
黑釉油滴瓷盘

金-元 北方窑
黑釉油滴玉壶春瓶

北宋 耀州窑
青瓷划花牡丹纹碗

北宋 耀州窑
青瓷印花菊花纹碗

南宋 龙泉窑
青瓷五管瓶

南宋 龙泉窑
青瓷盘口长颈弦纹瓶

南宋 龙泉窑
青瓷茶盏

南宋 龙泉窑
青瓷莲瓣碗

南宋 龙泉窑
青瓷凤耳瓶
北宋 汝瓷椭圆小洗

北宋 汝窑
青瓷莲花式温碗
青瓷莲花式温碗
北宋,汝窑拥有“青瓷之愧”的美誉,此件莲花式温碗是同器型中唯一的传世的作品,器型如一朵绽放的莲花,俯看如十曲花瓣,口微外侈,圆底,高圈足。器型来至金银器,是当时南北方皆生产的器型。全器施青釉,蓝中带青,布满细密开片,气质典雅,这种温碗多与执壶配套使用,注入温水,可使壶中液体温度不易冷却。


金 定窑
划花龙纹盘

北宋-金 定窑
划花萱草盒

北宋 汝窑
青瓷奉华纸槌瓶

北宋 汝窑
青瓷水仙盆

南宋 官窑
青瓷尊

南宋 官窑
青瓷弦纹樽

南宋 官窑
青瓷琮式瓶

宋
黑釉鹧鸪斑碗


南宋 吉州窑
黑釉叶纹碗

宋-金 耀州窑
黑釉棱线罐

金 北方窑
黑釉油滴瓷盘

金-元 北方窑
黑釉油滴玉壶春瓶

北宋 耀州窑
青瓷划花牡丹纹碗

北宋 耀州窑
青瓷印花菊花纹碗

南宋 龙泉窑
青瓷五管瓶

南宋 龙泉窑
青瓷盘口长颈弦纹瓶

南宋 龙泉窑
青瓷茶盏

南宋
青瓷莲瓣碗

南宋 龙泉窑
青瓷凤耳瓶
天蓝釉紫斑盂
天青窑变釉紫斑圆盘

明 洪武

陶瓷烧造是明朝的国家大事。明初,浙江龙泉窑和江西景德镇都是陶瓷产业的主流,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广佈海外市场,同时也供应官方使用。
明初景德镇正式设立御器厂,奠立了此后五百年景德镇官窑的规模与制度。此时的官窑,政府直接发下样式遣官管理,常制下品质与产量都有一定的控管,成品拣选后直接送至朝廷供皇室与官府使用。明朝官窑在永乐时开始在瓷器上书写皇帝年号,成为往后多数时期官窑的定制。明朝官窑产烧的永宣青花、成化斗彩、嘉万五彩,都可说是后代难以匹敌的成就。
此时一般民窑仍生产瓷器,官窑、民窑两者在品质、产量、窑炉形式,作坊运作模式乃至作品风格上,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明晚期政治、经济变迁,社会多元价值併起,官窑虽有优良的原料,但管理鬆懈,技术无章,民窑反是与官窑互为竞逐消长。
明 洪武
龙泉窑印花龙纹匜式盂
龙泉窑划花芭蕉湖石执壶

明 永乐
青花莲花纹梅瓶

明 永乐
青花波斯文花卉纹浸碗

明 永乐
甜白半脱胎云龙高足碗
冬青三系盖罐

明 永乐
祭红暗花双龙戏珠纹高足碗

明 宣德
青花波涛纹渣斗

明 永乐
青花穿莲纹浸碗

明 永乐
青花牡丹花纹带盖梅瓶

明 永乐
青花描金卷草莲纹碗

明 永乐
青花山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明 宣德
紫金釉桃形把壶

明 宣德

明 永乐
青花莲花纹梅瓶

明 永乐
青花波斯文花卉纹浸碗

明 永乐
甜白半脱胎云龙高足碗

明 永乐
祭红暗花双龙戏珠纹高足碗

明 宣德
青花波涛纹渣斗

明 永乐
青花穿莲纹浸碗

明 永乐
青花牡丹花纹带盖梅瓶

明 永乐
青花描金卷草莲纹碗

明 永乐
青花山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明 宣德
紫金釉桃形把壶

明 宣德
明 宣德
青花卷草斜格网纹盖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