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走台湾:旗津炮台 旗后灯塔

标签:
清代炮台黑沙滩高雄港85大楼悠游卡 |
分类: 港澳台湾 |
旗津在炮台这块叫旗后,据介绍,这里的炮台和灯塔是来旗津最值得参观的,我们就顺路上来了。

远处的西子湾。

远眺高雄港。

里里外外,各角度再来一些。




指北针也不能错过。

除了灯塔,一路下行,不断看看港区风光。







顺路走回旗津轮渡码头,经过当地没有人气的国民党部,只有旗帜在飘扬。

来到水边,天气越来越好。不再有昨天来的时候的落雨和阴沉。


船后山坡上,是著名的英国打狗领事馆旧址,感觉结构和我们福州马尾马限山的一样,就不准备去参观了。

旗后炮台,1875年(清光绪元年)建成,为扼守高雄港进出的咽喉。整个旗后炮台可约略分为三区:北区是操练场,中区为指挥区,
南区兵房。1985年(民国74年)台湾省内政部公告为二级古迹,1991年(民国80年)高雄市政府进行修复,为时3年,于1995年1月1日开放参观。

中间这块红砖,应该是后来补齐的,颜色特别亮眼。

旗津的黑沙滩,真不知道为何是黑的,我们福州的沙滩都是偏黄色。


中间这块红砖,应该是后来补齐的,颜色特别亮眼。

旗津的黑沙滩,真不知道为何是黑的,我们福州的沙滩都是偏黄色。

如今的炮台,没有了大炮,炮台仍在,其建筑风格很独特,炮台墙面非常的厚实,当年军事要塞的形制仍然保留完好。穿过红砖砌成的巷道,下面四边的小房间是兵房与弹药储藏库。

远处的寿山,是西子湾的重点区域。国立中山大学,就在山脚。

来这里的时候,游客没见几个。从旗后炮台厚厚的水泥墙上走过,所以可以俯瞰整个炮台,目字型的结构非常清楚。

雨过天晴,气温一下就高了不少。


来到炮台后头,才有其他游客来了。

山头,树林渐密,灌木丛生,


还有福州常见的榕树。

山头的碉堡,有提示是军事用途。

来到这一头,是靠近灯塔了。



远处的寿山,是西子湾的重点区域。国立中山大学,就在山脚。

来这里的时候,游客没见几个。从旗后炮台厚厚的水泥墙上走过,所以可以俯瞰整个炮台,目字型的结构非常清楚。

雨过天晴,气温一下就高了不少。


来到炮台后头,才有其他游客来了。

山头,树林渐密,灌木丛生,


还有福州常见的榕树。

山头的碉堡,有提示是军事用途。

来到这一头,是靠近灯塔了。


位于旗津山顶上的旗津灯塔,又称为高雄灯塔,建于清光绪9年,为台湾本岛上的第二座灯塔(第一是鹅銮鼻灯塔),是台湾少数仅存的清代灯塔之一。

参观这些全部免费,感觉得了便宜。当时是由于高雄地区的船只进出频繁,政府有感于原有的港口护航设施不足,时常发生船难,所以才下令兴建旗津灯塔,以作为导航之用。后来又经过重修的灯塔,塔角为八角形。


参观这些全部免费,感觉得了便宜。当时是由于高雄地区的船只进出频繁,政府有感于原有的港口护航设施不足,时常发生船难,所以才下令兴建旗津灯塔,以作为导航之用。后来又经过重修的灯塔,塔角为八角形。

有阳台可居高临下看底下的风光,一艘货船又来进港了。

远处的西子湾。

远眺高雄港。

里里外外,各角度再来一些。




指北针也不能错过。

除了灯塔,一路下行,不断看看港区风光。







顺路走回旗津轮渡码头,经过当地没有人气的国民党部,只有旗帜在飘扬。

来到水边,天气越来越好。不再有昨天来的时候的落雨和阴沉。


船后山坡上,是著名的英国打狗领事馆旧址,感觉结构和我们福州马尾马限山的一样,就不准备去参观了。

很快,我们又回到了鼓山渡轮码头。
前一篇:新年走台湾:旗津妈祖庙
后一篇:新年走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