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农架之旅 神农顶前半山

(2017-10-12 06:27:22)
标签:

旅游

神农源

金猴岭

原始森林

小龙潭

分类: 鄂豫齐鲁
据认为是神农架最美的神农顶,没有看到什么,心里总觉得不得劲,第二天一早起床,看见还有一丝阳光,赶紧收拾好,再次上山。木鱼镇这样的天气,以为神农顶是放晴了。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进山的场面还是挺有信心的。因为看到云层在下降。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第一个到了景区门口,等待7点钟准时放行。可惜的是,还没到神农营又看到云山雾罩了。这回就不继续上山了,想先到路过的几个小景点兜风,等待或许的云开日出。先退到神农源参观,这里海拔已经2200多了。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源内游步道全长360米。溪流从山上蜿蜒而下,水质极为清冽,可谓“岩溜穿云一径清,涓涓幽韵惬闲情”。从这里一直沿溪水向上还可以到达神农顶,但是景区设计线路也就不让你走太远。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沿溪流而上,看到不同于别处的高山植被,好玩的是,走一段都要提醒注意黑熊、野猪、蛇类等动物,现在游人多了,大约这些动物也躲远了。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雨天,这里很是潮湿。空气真是清新。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背景介绍:神农源森林原是由巴山冷杉林组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地带性顶级群落,在遭遇到不合理的砍伐及各种自然灾害的破坏之后,环境发生了变化。由于高大的巴山冷杉被砍伐,这里变得阳光充足,使原来林下繁殖能力极强的箭竹很快长成一丛丛密密的箭竹林,迅速占领了采伐迹地。而在箭竹林稀疏的地方,一些喜阳的草本植物迅速繁殖,使这里从原来的巴山冷杉林发展成了草甸与箭竹林。慢慢地,在草甸稀疏的地方,喜阳的红桦、山杨、械类植物非常适应这里的环境,它们的种子轻、传播远,不断地向箭竹林和草甸发展,并迅速占领其中的裸地,于是便形成大家现在见到的由杨、桦、栎、械等组成的落叶阔叶林。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第二站,到了金猴岭溪流边,这么早就看到一群游客从上面下来。金猴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的栖息地之一,包括原始森林和金猴溪两个游览区,最高处海拔3019米,原始森林茂密、金猴溪水潺潺,山果丰富,是金丝猴的乐园。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首先是金猴溪的部分,也就是一个溪流。这和我们刚刚走过的神农源雷同了。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我们赶紧退下,重新开车再盘山上,到了金猴溪的上游,这里已经有不少游客了。看来他们也真赶早。团队是从这里顺着溪流下去。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金猴岭,说是有金猴,可惜我们看不到。与旅游团走的相反,我们顺着步道上行。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金猴岭多水,循着溪畔攀登,途中的岩隙也有涌泉,有的泉从树根下汩汩涌出,汇集到山涧中壮大。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进入原始森林景区。金猴岭是神农架林区原始森林保存较好的地方之一。原始森林以巴山冷杉、红桦和箭竹林为主,约有300公顷,它是具有北温带亚高山地带古典森林特征的原始森林。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到了金猴岭小径的回环之顶,有一处“金猴听瀑”需要驻足聆听。在森林的繁茂的根系之下,岩石的山体内部依稀有隆隆之声,时轻时重,若有若无,依稀可辩。那就是金猴溪的源头:地下暗河。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要离开金猴岭时候,发现云雾越来越逼近了。问了一下遇到的导游,说这样的天气在神农架多见。就是上去了,也是什么都看不了。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山谷中,山头基本都隐身了。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路过小龙潭,也进入参观,这里海拔2120米,设有野生动物救护站、金丝猴实时视频中心等诸多旅游和休闲活动设施。这里为大家提供休息、进餐和购物的场所,同时还是环境和生态科普知识的教育研究基地。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溪上立有三座别致的小桥,顺流而下分别名作:亨利桥、威尔逊桥和王战桥。英国植物学家奥古斯汀•亨利,曾以宜昌海关助理关员和医生的身份入境,来到神农架老君山采集植物标本5000余份。当时这些标本被运回英国鉴定,每次竟然都会发现新的属种,这一发现引起了西方世界的震惊和他们对神农架的关注。这也是外国人首次进入神农架,亨利当年采回的标本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馆。A. Henry还是树木学家、林学家和汉学家。资料显示:从1885年到1900年,A. Henry利用本职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组织和培训了自己的植物采集团队,在当时中国的湖北、湖南、四川、云南、海南、台湾等地总共采集了15.8万号植物标本,当之无愧成为迄今为止在中国土地上采集标本数量最多的外籍人士。这些标本中经他本人及其他植物学家研究后,共发现植物新科5个,新属37个,新种1726个(含种下等级)。在这组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中,大家不要忘了在他曾经开展野外工作的原生植被很多都已经因我们对大自然的无节制索取而不复存在。而A. Henry在采集植物标本同时,还将不计其数的植物以种子、球茎等形式引入到西方的园艺栽培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引种植物的数量之多亦堪称功勋卓著。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爱尔勒斯特•亨利•威尔逊是美国人,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是20世纪初期著名自然学家、植物学家、探险家和作家,也是西方中上阶层中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被西方人誉为“一位最成功的植物涉猎者”。1899年至1911年,威尔逊曾前后三次到中国西部旅行,由于他在中国斐然的研究成果,他被中国人誉为是“中国威尔逊”。12年间他曾多次走访中国西部,因而也被西方人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王战是我国著名的林学家、生态学家。1943年他首次率团考察神农架,采集标本数百件,并率众编写了《神农架探查报告》,为后人开发神农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发现小龙潭是专门针对游客的,不少的店铺让你感觉不爽。,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所看到的金丝猴,也只有在圈养里,意思不大。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山外的云层不厚,而山里的却正相反。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算了,神农顶这回是可望不可及,不再进入到云雾中,到天燕景区再说。
神农架之旅 <wbr>神农顶前半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