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太姥山 迎仙台 一片瓦

标签:
一线天金殿鸿雪洞绿雪芽太姥娘娘杂谈 |
分类: 八闽大地 |
福鼎太姥山来过数次,但基本都在90年代,当时因为出口生意,货源搜到了秦屿。想当初来一次真不容易,就是自己开车走104国道,弯弯曲曲的山路,经过连江、罗源、宁德、福安、柘荣,快到城关的岔路,再拐入县道去秦屿,都是需要一天的时间。太姥山风景区就在秦屿的后山上,前后上过四次。一年又一年,老福哥厂子转型了,秦屿也改成了太姥山镇,老福哥也成了爷爷辈的了。这次再来,是领着朋友来的,因为旅游节,山上的门票只要半价。这天秦屿还是阴天,但到了山里,已经是雨中了。以前的景区大门就在旅游宾馆附近,现在是景区交通车的下站,半山的停车场,又多了一个收费场所。
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古人有诗赞之:“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但在这样的天气,也只有步道边的可以看看。



此处岩洞众多,最有特色的葫芦洞,挤满了排队的人,我们绕到将军洞。


细雨蒙蒙中来到一片瓦,这里是传说中太姥娘娘升天的地方。耳边听到几个游客准备下山了,他们只是顺道来玩的,遇到这样的天气游兴大减,陪客的也就不必走更多的路了。

山谷中的寺庙,这时候感觉有些仙气。

对面的金龟爬壁,也只看个模糊。


多年没到的一片瓦,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了。大庙和碑刻,都昭示这么多年的奉献。场面一下大了许多。

可能只有这座太姥娘塔,还是老样子。

鸿雪洞旁生长着一株野生古茶树——绿雪芽,它就是历经百年的福鼎大白茶始祖。以前都不宣传的,现在必须大张旗鼓了。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茶之一,早在明代就已盛名,被视为茶中珍品。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以前来这里,都没有注意到它。

其上的上客堂,另有天地,不是游客可进的。

鸿雪洞,洞中有洞。
峰岭层叠,怪石嵯峨,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古人有诗赞之:“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但在这样的天气,也只有步道边的可以看看。



此处岩洞众多,最有特色的葫芦洞,挤满了排队的人,我们绕到将军洞。


细雨蒙蒙中来到一片瓦,这里是传说中太姥娘娘升天的地方。耳边听到几个游客准备下山了,他们只是顺道来玩的,遇到这样的天气游兴大减,陪客的也就不必走更多的路了。

山谷中的寺庙,这时候感觉有些仙气。

对面的金龟爬壁,也只看个模糊。


多年没到的一片瓦,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了。大庙和碑刻,都昭示这么多年的奉献。场面一下大了许多。

可能只有这座太姥娘塔,还是老样子。

鸿雪洞旁生长着一株野生古茶树——绿雪芽,它就是历经百年的福鼎大白茶始祖。以前都不宣传的,现在必须大张旗鼓了。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茶之一,早在明代就已盛名,被视为茶中珍品。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以前来这里,都没有注意到它。

其上的上客堂,另有天地,不是游客可进的。

鸿雪洞,洞中有洞。

前一篇:旅游日:福鼎秦屿镇 潋城古堡
后一篇:重上太姥山 香山寺 摩霄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