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走苏北:蒋坝洪泽湖三河闸

标签:
国家水利风景区淮河里下河地区三河船闸湖畔水乡 |
分类: 江苏上海 |
五大湖之一的洪泽湖,一直没有去过,这回特地前来一探。在参观了周总理的故居后,我们就直奔蒋坝。这里是洪泽湖古大堤的最南端。在湖边的一个水闸口,我们停车溜达一下。

水闸内,是运河的模样。

现代化的水闸。

湖边,黄花盛开。

水边,有点偏黄的湖水轻拍着石头铺就的湖岸。

感觉,这里是够新够安全。


蒋坝因湖兴镇,为历代治水官员驻扎之地。康熙、亁隆曾巡幸此地。现在开发旅游,这里也成了特色小镇。

走在湖边,心旷神怡。








镇口,突出体现蒋坝的湖畔水乡特色。

这里位于蒋坝镇南端,是洪泽湖大堤的穿堤建筑物,是三河闸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上闸首切洪泽湖大堤入洪泽湖,下游经入江水道三河段、石港船闸、金宝航道和南运西船闸连通大运河。其主要功能是通航,兼顾防洪和抗旱输水。

三河船闸1969年开工建设,建成于1970年3月,2006年12月~2007年7月进行除险加固。来到这里,感觉是走过的葛洲坝水利工程的缩小版。


这里同时也是洪泽湖至高邮湖、宝应湖以及大运河的主要航道之一,大大缩短了淮河与大运河之间的航行距离,为里下河地区的防洪保安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继续前行,不远处就是三河闸。

三河闸工程于1952年10月动工兴建,1953年7月建成放水。1968年、1970年两次对该闸进行了加固。是淮河入江水道的重要控制口门,也是淮河流域骨干工程。三河闸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大型水闸。


三河闸工程的建成,极大地减轻了淮河下游的防洪压力,保证了苏中里下河地区不再受到淮河洪水灾害之苦,50年来,成功抗御了1954年、1991年、2003年等特大洪水,充分发挥了骨干水利工程的效益,三河闸拦蓄淮河上、中游来水,使洪泽湖成为一巨型平原水库,为苏中、苏北地区的工农业、人民生活用水及航运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闸上建有公路,我们开过来,有警告不许停车。

闸边,有镇水铁牛。看来这里的水真大,一头镇不住,并卧两头。

边上修缮几乎完美,可以成为观景好地方。

恰遇专家来考察,好像人员不少。


如今,这里成了国家水利风景区,不错吧。



水闸内,是运河的模样。

现代化的水闸。

湖边,黄花盛开。

水边,有点偏黄的湖水轻拍着石头铺就的湖岸。

感觉,这里是够新够安全。


蒋坝因湖兴镇,为历代治水官员驻扎之地。康熙、亁隆曾巡幸此地。现在开发旅游,这里也成了特色小镇。

走在湖边,心旷神怡。








镇口,突出体现蒋坝的湖畔水乡特色。


这里位于蒋坝镇南端,是洪泽湖大堤的穿堤建筑物,是三河闸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上闸首切洪泽湖大堤入洪泽湖,下游经入江水道三河段、石港船闸、金宝航道和南运西船闸连通大运河。其主要功能是通航,兼顾防洪和抗旱输水。

三河船闸1969年开工建设,建成于1970年3月,2006年12月~2007年7月进行除险加固。来到这里,感觉是走过的葛洲坝水利工程的缩小版。


这里同时也是洪泽湖至高邮湖、宝应湖以及大运河的主要航道之一,大大缩短了淮河与大运河之间的航行距离,为里下河地区的防洪保安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继续前行,不远处就是三河闸。

三河闸工程于1952年10月动工兴建,1953年7月建成放水。1968年、1970年两次对该闸进行了加固。是淮河入江水道的重要控制口门,也是淮河流域骨干工程。三河闸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大型水闸。


三河闸工程的建成,极大地减轻了淮河下游的防洪压力,保证了苏中里下河地区不再受到淮河洪水灾害之苦,50年来,成功抗御了1954年、1991年、2003年等特大洪水,充分发挥了骨干水利工程的效益,三河闸拦蓄淮河上、中游来水,使洪泽湖成为一巨型平原水库,为苏中、苏北地区的工农业、人民生活用水及航运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闸上建有公路,我们开过来,有警告不许停车。

闸边,有镇水铁牛。看来这里的水真大,一头镇不住,并卧两头。

边上修缮几乎完美,可以成为观景好地方。

恰遇专家来考察,好像人员不少。


如今,这里成了国家水利风景区,不错吧。


前一篇:四月走苏北:淮安勺湖刘鹗故居
后一篇:四月走苏北:盱眙明祖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