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走八县:福清福庐山

标签:
明代石仙仙宫楼叶向高龙田镇大水潭 |
分类: 闽都十邑 |
福清福庐山就在龙田镇区旁,以前多次经过,听龙田朋友讲这里原来就是风景区,可惜解放后因为开山挖石,破坏了。最近听说新建了公园,利用去平潭的机会,先来这里逛逛。

工作日的上午来到这里,几乎不见游人。这大门前的广场,修的很有气势。地面上的福寿图,体现福庐山福的文化。

福庐山旧名郭庐山,因有郭氏在此结庐而得名。明代的叶向高以其地属三福(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故改其名为福庐。

旧石头没了,新建了人造石头来应景。

不知道这里的公园,是否政府出资兴建,反正福清地方相对资金比较雄厚。

公园四周有健身道,给当地民众锻炼好去处。

日本式的小桥。

福庐山,原有石景七十二,现在基本都烟消云散了。

假山石后,有重修福庐山记。

这样的建筑物,不知道是否用做纪念馆,还是什么用途,关着门,也就没兴趣前去一探。

如今的福庐山,很多地方只有残缺的山体,这点,比较像福州的金鸡山,也是因为开山挖石。

一大片,成了平地,索性修成草地。

春季,就是花季。





来到后山,更是呈现原始状态。

还有这不加盖的深水潭,一般市民前来还算有危险。

残存的石头,应该更好地规划利用。


又一个大水潭,更深,感觉更危险。这里曾经发生过事故,作为公园,有关方面应该加上防护设施或者有危险标志。

赶紧撤,来到前部已经建好的部分。


穿过石门。

山头的这块尖石,成了景区的标志,位置最高,容易见到。

有道路通到山顶,反正不高。边上红色的就是寺庙。

先到的是道教场所,这里有三清殿,里面有香客在进香,外面就是福庐山太清宫。

这一片,还保留有小石景。




工作日的上午来到这里,几乎不见游人。这大门前的广场,修的很有气势。地面上的福寿图,体现福庐山福的文化。

福庐山旧名郭庐山,因有郭氏在此结庐而得名。明代的叶向高以其地属三福(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故改其名为福庐。

旧石头没了,新建了人造石头来应景。

不知道这里的公园,是否政府出资兴建,反正福清地方相对资金比较雄厚。

公园四周有健身道,给当地民众锻炼好去处。

日本式的小桥。

福庐山,原有石景七十二,现在基本都烟消云散了。

假山石后,有重修福庐山记。

这样的建筑物,不知道是否用做纪念馆,还是什么用途,关着门,也就没兴趣前去一探。

如今的福庐山,很多地方只有残缺的山体,这点,比较像福州的金鸡山,也是因为开山挖石。

一大片,成了平地,索性修成草地。

春季,就是花季。





来到后山,更是呈现原始状态。

还有这不加盖的深水潭,一般市民前来还算有危险。

残存的石头,应该更好地规划利用。


又一个大水潭,更深,感觉更危险。这里曾经发生过事故,作为公园,有关方面应该加上防护设施或者有危险标志。

赶紧撤,来到前部已经建好的部分。


穿过石门。

山头的这块尖石,成了景区的标志,位置最高,容易见到。

有道路通到山顶,反正不高。边上红色的就是寺庙。

先到的是道教场所,这里有三清殿,里面有香客在进香,外面就是福庐山太清宫。

这一片,还保留有小石景。



最大的一片,是福庐禅寺,福庐山的寺庙,可以上溯到开山是的明代叶向高时期。现在所见的,是八十年代重建,这几年又增建的。
前一篇:春天走永泰 高峰有仙洞 下
后一篇:春走八县:平潭雕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