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五夫 朱子故里

(2017-08-11 06:44:09)
标签:

潭溪

半亩和园

紫阳楼

崇安县

朱熹

分类: 八闽大地
福建崇安县,宋淳化五年(994)从建阳划出设立,到了1989年成立武夷山市,以景点代替原名,和黄山一样,向钱看的结果。其境内的五夫镇,因为朱熹在此居住了五十年,可以算是朱子故里了。我们驱车从闽越王城过来,走了一段高速,很是便利。导航直接到了紫阳楼遗址前。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一条溪流在紫阳楼遗址前流过。边上大树如盖。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作为开发的旅游景区,边上的农舍还能保留原样,不错。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紫阳楼: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紫阳书室,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住了近50年。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现在看到的紫阳楼遗址,位于屏山脚下,潭溪之畔,周围古树参天,修竹成林,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传说,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边苦读时,触动灵感,信手写就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在遗址旁新修的紫阳楼,算是仿古建筑,努力恢复到过去屋前是半亩方塘,屋后是青翠竹林的场面。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朱熹塑像。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这座朱子故居,算是缅怀之作。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1999年的紫阳楼记,应景之作。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南宋淳熙六年(1180年)的碑文,朱熹五十岁时撰并书,立在这里,没有进一步的说明。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紫阳楼 王良漙题。王良漙,福州人,1993年1月至1998年1月任福建省副省长。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紫阳楼一楹两进,前进为朱熹书斋及寝室,朱熹为不忘父老,以父号取名,将寝室命名“韦斋”,将书房命名为“晦堂”。中堂悬匾曰:紫阳书堂。表示不忘其祖籍徽洲婺源的紫阳之意。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朱熹后迁离五夫里,还恋恋不忘这处旧居,他在《怀潭溪旧居》诗里写道:“忆往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温夏冷天。绕舍扶疏千个竹,傍崖寒冽一泓泉。谁教失计东迁谬,惫卧西窗日满川。”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边上,当地乡亲办起了“半亩和园”农家乐。生意真不错,来的客人多。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闽北传统民居,白墙瓦顶,很是朴实。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门前,就是菜地。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在附近走走。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感觉这栋房子有样子,有点历史。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这片山林,只有紫阳楼的树木既高又大。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竹林中的人家。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潭溪,在这里拐了个弯。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这里像是村口。有大树,树下有座房子,前面带着不小的屋檐。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原来是乃善庵,关着门,无法参观。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回头吧,可能来的游客多了,狗狗们见怪不怪。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顺着潭溪。。。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父亲朱松临终前,曾遗书崇安籍的生前好友刘子羽把抚养朱熹长大成人的重任托付给他,同时并亲嘱朱熹母子前往依附刘子羽。朱熹遵亡父之命,奉母迁居,前来五夫里定居。刘子羽为不负好友的重托,遂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在自己宅旁造了一所宅居,就是后来的紫阳楼。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古人的友爱,真是我们今人的榜样。五夫,培养了朱熹这样的伟人,也成就了它的美名。
五一走闽北:武夷山 <wbr>五夫 <wbr>朱子故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