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走闽北:失落的考亭书院

标签:
麻阳溪朱熹建阳树抱佛葡萄园 |
分类: 八闽大地 |
五一高速免费,到哪里走走呢?目标指向了闽北,建阳好久没去了,京台高速福州段以前也才走到古田,这回主要走朱熹遗迹。目标选定,酒店定好,三十日九点出发,十一点半才到达考亭书院大门。

大太阳下,我们只看到书院门口的牌楼。这里距县城不远,为朱熹晚年居住的讲学之地。

朱熹在考亭书院授徒讲学八年,于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殁。历史上的考亭书院,就坐落在远处的麻阳溪畔,规模宏大,有学堂、食堂、宿舍和操场,还有一个让人想象不到的跑马场,甚是气派。考亭村民崇学尚文,800多年来,一直妥善保护和使用着这座古老的书院,书院里一直是书声朗朗。后来政府在书院下游建造水电站,书院被淹没,明代后人重修的书院牌坊就是近年从水库中打捞上来的。今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蒋昭创修的石牌坊。我们走上后山。。。

只见黄土之上,空空如也。大约新的建筑又要诞生。

当今考亭书院已成为海内外朱子后裔及朝圣者的"阙里"。朱熹以及他的父亲在闽北建有多座书院,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考亭书院,建阳也因为了朱熹的考亭书院的影响被称为“理学之邦”。

书院遗迹已经没了,我们找寻周边的景点。沿着麻阳溪上行,在考亭村口就有树抱佛景点,受人指点,我们驱车来到,发现周边是个农家乐。

边上还有一座小庙,大约是境神,保一方平安的。

这里就是“树抱佛”。这是一棵高三十余米、冠幅超过一亩的千年古樟,最让人称奇的是在离地面一米高处的树身上有个洞,洞内藏有一尊高60多公分的泥塑像,而洞口直径仅巴掌大——当时是如何把大塑像放进小洞口的?这可就成了个众说纷纭的谜。

不断有游客到洞口探望。

缓缓的麻阳溪,在村前流淌。

这里实际上不是一棵樟树,左边年轻的才260年,右边老的有1012年。从2010年的保护牌上看,这又过了好几年。

佛在心中,佛在树中。

这就是树洞。相机拍不出佛像。


大太阳下,我们只看到书院门口的牌楼。这里距县城不远,为朱熹晚年居住的讲学之地。

朱熹在考亭书院授徒讲学八年,于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殁。历史上的考亭书院,就坐落在远处的麻阳溪畔,规模宏大,有学堂、食堂、宿舍和操场,还有一个让人想象不到的跑马场,甚是气派。考亭村民崇学尚文,800多年来,一直妥善保护和使用着这座古老的书院,书院里一直是书声朗朗。后来政府在书院下游建造水电站,书院被淹没,明代后人重修的书院牌坊就是近年从水库中打捞上来的。今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蒋昭创修的石牌坊。我们走上后山。。。

只见黄土之上,空空如也。大约新的建筑又要诞生。

当今考亭书院已成为海内外朱子后裔及朝圣者的"阙里"。朱熹以及他的父亲在闽北建有多座书院,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考亭书院,建阳也因为了朱熹的考亭书院的影响被称为“理学之邦”。

书院遗迹已经没了,我们找寻周边的景点。沿着麻阳溪上行,在考亭村口就有树抱佛景点,受人指点,我们驱车来到,发现周边是个农家乐。

边上还有一座小庙,大约是境神,保一方平安的。

这里就是“树抱佛”。这是一棵高三十余米、冠幅超过一亩的千年古樟,最让人称奇的是在离地面一米高处的树身上有个洞,洞内藏有一尊高60多公分的泥塑像,而洞口直径仅巴掌大——当时是如何把大塑像放进小洞口的?这可就成了个众说纷纭的谜。

不断有游客到洞口探望。

缓缓的麻阳溪,在村前流淌。

这里实际上不是一棵樟树,左边年轻的才260年,右边老的有1012年。从2010年的保护牌上看,这又过了好几年。

佛在心中,佛在树中。

这就是树洞。相机拍不出佛像。

村民在大树下摆起摊子,肚子饿了有小吃。
形成产业,就有优势。肚子饿了,回城吃饭去。

前一篇:眺望五虎礁 顺走琯头镇
后一篇:五一走闽北:闽越王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