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走闽北:建阳黄坑 朱子林

标签:
烟叶田君子固穷风飘罗带黄坑镇源头活水杂谈 |
分类: 八闽大地 |
五一走闽北,这回主要是冲着朱子来的,建阳还有一位宋代名人,就是宋慈,前些年一部电视剧由何冰主演的《大宋提刑官》很是有收视率,说的就是他。看看时间安排,宋慈墓就等以后再有机会了。在麻沙午饭后,就走县道,直奔位于黄坑的朱熹墓。一到镇区,就发现这里刚刚修了一座朱熹公园。

思源亭旁,有风水图。相传朱熹在建阳的时候,曾梦见一位异人对他说:“龙归后塘,乃先生归藏之所。”他就和自己的高足弟子蔡元定一起寻找百年之后的“归藏之所”。他们寻到后塘大林谷,看见这个地方果然和梦中景象相同。朱熹很高兴,说这个地形是“风飘罗带”啊。

现在展现的,就是风飘罗带,刚刚重建完工。黄坑镇后塘村的大林谷,曾经是一片郁郁苍苍的大森林。大森林后面,迤逦排列着九座湛蓝的山峰,当地人叫它“九峰山”。

黄坑镇地处建阳市西北部,距建阳市区83公里,西与邵武市相连,东与武夷山市交界,算是边远闭塞地区,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这里是与外界隔绝的“世外桃源”。


公园的朱熹塑像,和在建阳市区的一样。

按照路标,往小路行一公里多,就到了朱子林,也就是朱熹墓。这里还在大兴土木,好像是新建朱子祠。这座“思源亭”,是近年国内外朱子后裔捐资的。


公园的朱熹塑像,和在建阳市区的一样。

按照路标,往小路行一公里多,就到了朱子林,也就是朱熹墓。这里还在大兴土木,好像是新建朱子祠。这座“思源亭”,是近年国内外朱子后裔捐资的。

思源亭旁,有风水图。相传朱熹在建阳的时候,曾梦见一位异人对他说:“龙归后塘,乃先生归藏之所。”他就和自己的高足弟子蔡元定一起寻找百年之后的“归藏之所”。他们寻到后塘大林谷,看见这个地方果然和梦中景象相同。朱熹很高兴,说这个地形是“风飘罗带”啊。

现在展现的,就是风飘罗带,刚刚重建完工。黄坑镇后塘村的大林谷,曾经是一片郁郁苍苍的大森林。大森林后面,迤逦排列着九座湛蓝的山峰,当地人叫它“九峰山”。

淳熙三年(1176年)十一月,朱熹的夫人刘氏病逝,次年二月,朱熹葬刘氏夫人于大林谷。他是准备自己死后要与夫人合葬的,所以先把亡妻安葬在此。


朱子墓坐西北朝东南,周壁以鹅卵石垒砌,中央封土,后立大石碑,上面刻着:“宋先贤朱子刘氏夫人墓”字样。朱熹墓前有石香炉、石供桌及石华表一对,均为明代所置。20世纪80年代后,朱熹墓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朱熹病殁于建阳考亭,十一月归葬大林谷。许多弟子和友人前来为未熹送葬,人数达到几千人。长长的送葬队伍从考亭出发,走了六天,才将这位先贤的灵枢送到大林谷,使“龙归后塘”。

朱子墓坐西北朝东南,周壁以鹅卵石垒砌,中央封土,后立大石碑,上面刻着:“宋先贤朱子刘氏夫人墓”字样。朱熹墓前有石香炉、石供桌及石华表一对,均为明代所置。20世纪80年代后,朱熹墓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子墓规不大,质朴无华。墓地面积200平方米,墓园共分三层,顶层为墓室,中为穹隆圆形墓堆,周围用小鹅卵石砌成,二层为墓园;三层为长形草坪。透过这质朴无华的布局,我们仿佛感受到朱子“君子固穷”的好风范。
前一篇:五一走闽北:建阳麻沙楠木林
后一篇:红五月再走连江 奇达白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