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泰宁:疾行状元岩 上

标签:
邹应龙紫芝岩晒经崖游龙峡丹霞地貌 |
分类: 八闽大地 |
上清溪漂流完,上岸出行不久,就到了状元岩景区的入口。我们同行的都回程了,就我们进去。好在事先票已买好,还带了吃喝的,否则这里真找不到东西。大约是淡季,基本看不到其他游客。不到午后一点,来到进门处验票,让管理员给加个热水,得到满足,点赞!
进去就是峡谷中的林荫道,没走多远,就有这生命之门。



走过许多丹霞地貌,这样的坍塌地貌常见,如同一片瓦,可以遮风避雨呀。



瞧瞧我们进门的路线,就在山脚下的夹缝中。

对面,就是晒经崖,崖面垂直,上面有窟窿,星星点点。大一点的就有鹰巢了。

阳光下的芦苇,对着深深的崖壁,大自然的造化,在天地之间,显出千姿百态,生生不息。


上山的路,总是觉得漫长。

老鹰还没归巢,或许是在外觅食,或许是寻找伴侣去了。


晒经崖,就在对面,不知道是否有勇士攀登过这样的崖面。

我们只有绕道而行。


经过一个天然石门


又一处坍塌的崖面。


这里叫紫芝岩,因岩顶上有一石穴,形如倒挂的灵芝,加上红色沙砾岩被氧化而成紫色,故称其名。

看到这里,感觉和寨下大峡谷的地貌比较接近。


底下,感觉是上清溪漂流的水道。


这里,就是状元岩的出处。这是一长弧型的大洞,赤色的岩壁。据说,邹应龙少年时为躲避人世喧闹,手凿千级石阶,到此潜心读书。



走过许多丹霞地貌,这样的坍塌地貌常见,如同一片瓦,可以遮风避雨呀。



瞧瞧我们进门的路线,就在山脚下的夹缝中。

对面,就是晒经崖,崖面垂直,上面有窟窿,星星点点。大一点的就有鹰巢了。

阳光下的芦苇,对着深深的崖壁,大自然的造化,在天地之间,显出千姿百态,生生不息。


上山的路,总是觉得漫长。

老鹰还没归巢,或许是在外觅食,或许是寻找伴侣去了。


晒经崖,就在对面,不知道是否有勇士攀登过这样的崖面。

我们只有绕道而行。


经过一个天然石门


又一处坍塌的崖面。


这里叫紫芝岩,因岩顶上有一石穴,形如倒挂的灵芝,加上红色沙砾岩被氧化而成紫色,故称其名。

看到这里,感觉和寨下大峡谷的地貌比较接近。


底下,感觉是上清溪漂流的水道。


这里,就是状元岩的出处。这是一长弧型的大洞,赤色的岩壁。据说,邹应龙少年时为躲避人世喧闹,手凿千级石阶,到此潜心读书。
邹应龙,字景初。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卒于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状元。邹应龙得中状元后,开始了他仕途的一生。先后做过江西赣州、福建泉州、广西等地的行政长官,也曾在朝廷工部、户部、礼部等部门辗转升迁,最后官至端明殿大学士兼枢密院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邹应龙虽没有干出过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为人为官,算是循规蹈矩,忠君不二,是非分明,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清高、淡泊与自尊,被百姓尊之为“广佑圣王”,在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等地都建有“邹公庙”。状元岩岩顶有三个内陷的圆形窟窿,人称状元帽。

南宋时期,闽北山区应该还是非常偏僻,就是泰宁,也没多少人。个人认为说邹应龙来这里苦读,基本属于传说。作为景点有传说总会吸引人。这里,正对这对面的笔架山,算是应景之作吧。邹应龙一生娶了三个老婆,为他生了13个儿子。据邹氏族谱记载,其子孙后裔已逾百万,遍布两广、湘赣、闽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著名学者邹韬奋亦是邹应龙后裔。


邹应龙虽没有干出过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为人为官,算是循规蹈矩,忠君不二,是非分明,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清高、淡泊与自尊,被百姓尊之为“广佑圣王”,在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等地都建有“邹公庙”。状元岩岩顶有三个内陷的圆形窟窿,人称状元帽。

南宋时期,闽北山区应该还是非常偏僻,就是泰宁,也没多少人。个人认为说邹应龙来这里苦读,基本属于传说。作为景点有传说总会吸引人。这里,正对这对面的笔架山,算是应景之作吧。邹应龙一生娶了三个老婆,为他生了13个儿子。据邹氏族谱记载,其子孙后裔已逾百万,遍布两广、湘赣、闽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著名学者邹韬奋亦是邹应龙后裔。

前一篇:春到泰宁:竹排上清溪 四
后一篇:春到泰宁:疾行状元岩 下